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丹江口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28/2011 14:46:55   来源:丹江口市水务局   作者:程勇

  随着文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据联合国新近发表的一项报告表明:“到2005年,全世界多达2/3的人口可能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环境中,水短缺和污染,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增长造成的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水资源危机正向人们敲响警钟。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制,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水资源问题,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正式开工,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源头的丹江口市,随着工程的来临,科技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我市面临的主要影响

  影响一,库区财产损失严重丹江口市位于汉水上游的鄂豫陕三省交界处,版土总面积3123平方公里,整体国土为七山二水一分田,其中库区内有1158平方公里;全市共辖十镇、五乡、五个城区办事处和一个旅游经济特区,市区被汉水分为江南、江北两个自然块,388个村,47.3万人,其中在库区边缘生活的近12万人,境内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和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更是亨誉海内外,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库区、苏区、风景旅游区“于一体的新兴城市。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在我市境内有38万亩可用水面,有经济林9.59万亩,龙须草4.82万亩,有林地62.53万亩和大量可用的“三荒”草地等资源,独特的库区温湿气候和山场、水域,适用于旅游、库区养鱼等农业生产,库区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按照移民线172米,土地征用线170米为标准,我市将淹没面积105.3平方公里(折合15.593万亩),其中耕地45737亩,直接淹没移民人数71009人,淹没涉及到我市14个乡镇办事处(特区),160个村660个组;淹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231,国营场队16个,工矿企业51人,各类公共设施2500多处,房屋46779间140多万平米;淹没一类经济林1.62万亩,农田水利设施124处,渠道110公里,省市输电线路111杆公里,广播邮电线路1957杆公里,省市道路60公里,桥涵22座,大型客货码头5座,渡口10处,文物风景名胜131处,这对我市经济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影响。

  影响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困难多一是植被减少。由于历史原因,丹江口市境内曾经历了几次大的生态变迁,特别是修建丹江口水库,对当地植被破坏非常严重,特别是库区边缘的乡镇,不仅用材林、经济林、杂灌林砍伐殆尽,连古树也一扫而光,据统计,其砍伐林地25万多亩,从八十年代起,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十年下降了10.6个百分点,近几年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但成效不是那么显著。二是水土流失加剧。丹江口市地貌特征以丘陵为主,长期以来,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坡耕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雨水侵蚀、沟壑扩展,水土流失现状日趋恶化。一方面,民以食为天,在丹江库区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但大部分优良土地被淹没,现有好地又所剩无几,农民只好大规模垦荒。另一方面,随着库区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修路等工程建设不断增多,水土流失面积日渐扩大;目前,市城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986.5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3.6%,年泥沙流失量达86.65万吨,全市现有坡耕地19.9万亩,占耕地面积29.2万亩的8.45%,全市现有坡耕地19.9万亩,占耕地面积29.2万亩的68.45%,其中25°—40°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3.2%,大于40°的土地面积占21.9%,严重的水土流失给丹江口水库发电乃至南水北调工程带来明显的影响。

  影响三,水资源环境治理任务大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取水源地,做好水资源保护,刻不容缓。城市排水现状,2002年全市年废污水排放量约271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1612万吨,生活污水1102万吨,污水直接排入汉江,乡镇排水现状:据市环保局测算,乡镇按非农业人口每人每天用0.2吨水算,农业人口按每人每天0.1吨算,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70%算,全市乡镇排污量达622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加坝调水,势必造成库区水流量减少,加之城市又缺乏大型水污染处理工程,污水将直接影响水的质量和下游城市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另外,全市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1条,分布在汉江南北两岸,均汇入丹江水库,其中以官山河、浪河、剑河为最大,近年来,官山河、浪河、剑河水污染正在加剧,如果不加以整治,将影响水的质量。

  影响四,工农业项目转轨变型能力差目前,丹江口市农业仍然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有些农业项目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依然很多,农业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丹江口市工业大部分以高耗能、污染重、浪费大、效益低为主,工业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61%,份额较大。目前,市属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27家,市属工业正不断壮大,然而,工业结构不尽合理,由于缺乏宏观调控,有的该上的项目缺乏政策而无法上,有的不该上的项目却上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低水平的“短、平、快”项目上的多,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偏少,全市还没真正形成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经济,工业产品呈现“五多五少”特征: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高资源消耗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零部件散件产品多,骨干总产品少;“大路货”产品多,精品名牌产品少;低档次产品多,科技先导产品少;一旦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我市工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污染重、质量差、浪费大、效益低的企业将被淘汰,这样势必对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影响五,扶贫攻坚任务加重我市原为国家八七扶贫的贫困(市),目前仍处在贫困线下,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丹江口市将动迁移民71009人,加上其它影响,将涉及8万多人口迁移问题,其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3;自1990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考察论证,库区沿岸群众何去何从,普遍存在着等、观、看的思想,对农业生产失去信心,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致使库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贫困加剧。以2002年为例,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798元,而年均收入1000元以下,即尚未解决温饱的有6.2万人,1001-1200元之间暂解决温饱的有12.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60.3%,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缺少耕地,交通不便的丹江库区。1999年底,库区人平纯收入1117元,比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低1100元,其中,库区人平纯收入在530元以下的有37000人,这给全市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影响六,地方财政支出增大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建造一个文明、富裕、环境优美的城市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南水北调工程上马后,将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将促使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丹江口市是个贫困县市,市财政收入只有3亿多元,要加快发展,必将投入,而国家的投入又有限,地方财力不足,必将出现“老牛拉破车”的局面,进一步加大贫困县(市)的困难程度;加之,随着加坝、工农业税收减少,财政收入减少,这对本身就困难重重的丹江口市经济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丹江口市各项经济建设。

  影响七,库区旅游资源减少旅游业是全球经济格局中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仰仗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丹江口市现有旅游景点20处,库区旅游景点7处,旅游业总收入上亿元,实施南水北调我市将淹没景点近100处,库区中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景点廖如星辰,给库区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影响八,小城镇建设问题增多伴随着南水北调,库区移民的内迁,乡镇城市化步伐将加快,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摆在我们面前,我国的国情是资源缺乏,人口众多,国力有限,随着人们涌进城镇,人多地少的矛盾,剩余劳动力的矛盾,社会治安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现在,我市小城镇水平建设较低,移民安置又涉及14个乡镇,移民安置主要在乡镇周围,所以,加快小城市建设步伐,安置好移民,为移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将是我市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影响九,移民补偿政策缺乏活力由于历史原因,丹江口大坝一期工程带来的(1)移民费用低且不落实。(2)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差。(3)受淹公房得不到补偿。(4)返迁移民生活无保障等众多问题的阴影依然笼罩在库区人民心中,移民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范围不全面,给库区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二期工程动工,库区人民心有余悸,给库区移民工作带来新的困难。

  二、面临挑战,丹江口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1、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库区前期各项工作

  (1)尽快制定完善库区开发总体规划。对库区南水北调,移民安置,产业调整,生态综合治理,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要加大调研力度,做到底数清楚、资料可靠,为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操作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要积极组织,聘请有关专家考察、论证,参照有关三峡和清江移民安置补偿等一系列情况,制定出我市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之对策。

  (2)抓紧实施我市移民安置计划。具体地讲就是“开发一点,建设三线”。“开发一点”是指结合丹江口市城市发展规划,将城郊的丹赵路、新港和三官殿办事处列入移民安置区,通过发展南水北调,走城郊型安置路子,并通过修建坝下大桥,扩大城市载体,来安置一批移民。“建设三线”是指一是要在江南襄渝铁路和汉十公路沿线建立移民安置集镇带,依托武当山旅游资源及东汽公司,总后企业以发展旅游服务、机械配件和服装加工业等,并通过拓展六里坪、武当山等五个集镇,形成江南移民安置的城市带;二是要在汉北沿郧丹公路线,通过开发治理旱包岗地,水电路三通和商贸文卫村综合配置,形成江北百里长的移民安置长廊;三是要库区“水上”安置,通过移民经费补偿,结合我市发展大旅游战略,以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上旅游服务开发来安置一批移民。

  (3)抓好对外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广泛动员群众投入工程建设,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的有利因素,增强人们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意识;要经常邀请有关专家,向人们介绍工程概况,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要抓紧拍摄宣传片介绍丹江,增加城市知名度,树立丹江名牌效应;要建立宣传网络,举办各类新闻发布会和信息上网等活动,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坚持做到政策上放宽,信贷上放足,经费上放松,服务上放活,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管理”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吸引市内外客商参与库区开发建设,积极鼓励市属具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以承包、租赁、合资、买断的方式从事库区荒山、荒地、荒滩、荒岛的开发工作;同时,要突破性地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多元经济成份共同参与开发库区,建设库区的新格局。

  (5)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抓好库区乡镇公路建设,加快水路建设,保证全市交通畅通无阻;二是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逐步提高广播、电视、通讯的覆盖率,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三是要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解决我市水污染问题;四是要加强汉江两岸防护工程建设和右岸新城区开发建设及净乐宫等文化基础建设等,提升我市城市化功能,使丹江口成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大本营。

  (6)加快小城镇建设,调整城市产业结构。随着移民安置,小城镇容量增大。一是要加快小城镇规划和设计,总体上提档升次,努力抓好小城镇的建设与示范工作;二是要坚持多渠道筹资,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移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抑制因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而造成城市失业率膨胀的现象,合理地配制产业结构。

  2、加快库区工农业发展,走科技经济一体化之路。

  (1)调整工业结构,实现工业富市。针对我市工业规模效益不高,运行状态不佳,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要下大力气振兴我市工业,不断推动我市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企业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布局。实行“抓大放小,择优扶强”的政策,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和基础,在经选择的几个优势领域首先突破,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搞好产学研相结合。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积极吸纳它们“辐射”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切实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增强创新能力。四是要加快老企业改造步伐。加强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的渗透结合,使老工业企业通过产品、工艺更新等措施,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从而更新改造为高新技术企业。五是要加快人才引进工作。要认真重视人才,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为人才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使企业在市场中增强竞争力。六是要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要借南水北调这一契机,打破狭隘的“自我完善”的思想禁锢,树立“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思想观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尤其要重点扶持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以此来加快调整和优化产品的产业结构,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发展农业,实现农业活市。要坚持以科技兴农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一是要加快农业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的推广步伐。重点推广水稻新品种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把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为农业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二是要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工作,重点解决农业贮藏、保鲜等农业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围绕我市蔬菜、茶叶、柑桔、药材等产业,积极组织技术开发和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工作,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三是要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建立一批适合不同城区特点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当地农民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提供典型示范;应抓好城郊新岗办事处和三官殿办事处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四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抓好多种经营开发。重点发展我市名特优新产品,如山野菜、尖椒等,逐步使其形成规模,聚集成一个拳头产品,真正形成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精产品,把资源优势变成为经济优势;同时,要抓好科技扶贫工作。五是要抓好水产养殖。要充分利用库区水资源优势,加大渔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名特优高产、高效和出口创汇品种,开发水产品保鲜、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扩大丹江口市名特优水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六是要抓好农业市场开发。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注重策划市场营销,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建立经合组织,培养经纪人,尽快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拓展市场,兴办各种产业。

  (3)迎接挑战,实现科技强市。一是建立健全科技目标管理综合责任制。要积极研究制定,认真贯彻落实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各项政策措施,检查监督科技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并进行认真考核,开展科技达标活动和建立领导科技工作一票否决制等,进一步营造“科教兴市”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系。要牢固树立“人才是重要的资源”的人才思想,建立我市科技人才库,重视人才,支持人才,制订并落实人才管理的各项过硬措施,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使用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人才不足的现状。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信息体系。要根据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我市信息网络化建设,加快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服务工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满足我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四是建立健全科技培训体系。要大力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培训工作,要抓紧对在岗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培训,对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对乡土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我市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五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一要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重点把农村六站捆绑一起,不断向农业输送新产品、新技术,用先进的技术指导农业产业化进程;二要抓好服务工作,确保政策、服务、责任到位,通过提供信息、申报立项、引进科技智力等多种途径,做好服务,提高科技的显示度;三要抓好中介组织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科技支撑,信息产业实体和科技企业实体,充分常设农村技术市场的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四是建立健全科技投入体系。要尽快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以金融为支撑,以社会筹资和外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保障体系,要增加科技三项经费,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科技经费不足的问题,全面发挥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优势,发挥出科学技术的龙头作用和催化剂作用,显示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真正体现出“科教兴市”的宗旨。

  3、认真抓好生态屏障建设,加强环境保护。首先,要坚持树立长远的规划,加快污染治理工作,做到质量和效益,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的统一,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对工农业项目建设做好规划布局,发展无污染的高新产业,改造污染重的产业,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严格执法力度,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加快对现有污染重的企业做好跟踪监督检查工作,责令其限期治理,逾期未治理达标或国家明令须关闭的,要依法关闭、停业、取缔;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其次,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要搞好土地流失普查,确定重点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加强综合治理,要坚决禁止在25度上的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已在开垦的,要坚决停耕,植树种草,退耕确有困难的,应限期修成梯田,开展经果林建设,以减少水土流失。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有计划的封山育林,严禁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要积极推广农村能源建设,推广省柴灶,沼气池,秸杆气化等节能新技术。第三,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一是要按照“山顶封育绿化戴帽子,山腰开发经果找票子,山脚建设农田饱肚子”的思路,对我市25度以上坡地进行综合治理;二是要根据土地现状,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在坡面上修筑梯田,保证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经济作物的生,采取市场配制资源的方法调整农业布局,为农民建立起可持续经营的产业;三是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努力做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自己的优势,着力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比重;四是充分利用“四荒”(荒山、荒滩、荒地、荒丘)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五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围绕“结构调优、效益调高、农民调富”的工作目标,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良种良法,提高无公害绿色产品的产出率,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市场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

  4、积极争取对口支援,加快城市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争取对口支援,要以政府组织为支撑点,以项目实施为切入点,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从本地资源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断调整提升全市经济结构,促进区域性经济大发展。一是要选准对接项目,要认真调研,择优筛选出一批重点项目。项目安排的重点:工业企业要放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和高新项目上。农业方面要放在资源综合开发和农村先进适用项目上,保证项目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二是要建立科技经济协作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的科技经济协作活动,攀高亲、搞合作,不断拓展其合作范围和领域。三是立足实际,确定支援重点。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大城市科技优势,嫁接传统产业,形成和发展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要依托高起点引进,发展新产业。引进一流的技术和产品,培植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技术优势,发展主导产业;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构建自己的“一市一业”的整体经济发展框架。依托科技优势,加快软科学建设,积极争取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要积极依托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城市的技术优势,有选择、有重点的选准对接项目。

  5、树立丹江品牌效应,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潮流,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促进旅游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全面发挥和可持续利用;实施南水北调工作,对我市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带来了新的旅游发展机遇。首先要加强领导,搞好规划。当前,在组织力量抓紧摸清库区淹没后本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的同时,要立足高起点,尽快制定发展我市旅游业规划和措施;要通过科学的考察和论证,确定旅游发展的规模,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其次要打好“丹江牌”,抓好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加大我市的宣传,全面介绍丹江口水库、故事村等自然景观,要精心策划,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的内涵,积极推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和水上旅游景点,使旅游项目的内容、形式尽量体现出丹江特色,如精心设计、包装等,通过旅游活动,使人们认识丹江、了解丹江,尽快树立丹江形象的旅游文化品牌;三是要抓好旅游景点开发工作。在巩固发展传统旅游项目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开发建设一批新旅游景点,景区内旅游线路的设置,各项旅游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要尽办做到不破坏自然景观,不污染自然环境,保持旅游景观、景点的自然形态和野趣,努力保持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如建设农业观光科技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等,保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要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根据丹江特点,立足市场导向,借南水北调之机,开发出一批特色旅游纪念产品等,构筑新的旅游产品开发体系;五是要完善旅游法规体系建设。对旅游行业加以规范和管理,尽快使我市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6、努力做好库区移民安置经费的争取工作。根据国家颁布的水电建设专用法规明确规定按原规模、原标准进行补偿,但是移民所牵扯的诸多问题,传统的补偿计算方式存在着许多缺陷,它忽略了水库淹没造成的库区社会性的破坏,忽略了长治久安的基本目标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巨额费用,忽略了库区经济系统和库区移民重建家园的耗费,忽略了移民为此而付出的各种艰辛等诸多问题。所以,一是要争取移民安置规划补偿。根据我市移民安置的原则和措施,争取规划投资不得少于补偿投资。二是争取水资源补偿。争取从水资源征收中给予丹江口库区返还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比例不得低于1%,或象我国首笔用水权交易那样,给予丹江口市一定期限的买水权。三是争取电力补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随着年均调水145亿立方米后,大坝下泄流量将减少,发电将居于调水之后,争取给予丹江一定的电力补偿;四是争取无形资产的补偿。一般来说,补偿只是对有形的淹没实物的价值确定价格,计算投入;但是库区涉及面大,牵扯面广,要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全面评估,争取合理的补偿。五是争取各种政策的补偿,争取继续享受国家重点贫困县(市)优惠政策,争取对移民项目的倾斜性投资等,使补偿标准达到以与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指标。六是争取管理机构设置在丹江口。南水北调实施后,必将建立一套管理中心,要积极争取管理中心设置在丹江口,提高我市城市化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