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新疆电力特高压或将重构能源储运格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24/2011 09:36:10

  “十二五”期间,新疆电力公司将建成哈密—郑州、准东—重庆±1100千伏特高压工程,“疆电外送”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山西电网将建成3个特高压通道及500千伏“三纵四横”主干网架,外送电力达到3000万千瓦,是“十一五”期间的2倍……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全面启动,不仅将成为能源大省电力外送的主力,也将对建设现代能源储运体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高压将成能源大省外送主通道

  目前,西北是我国能源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中煤炭远景储量约占全国一半,风能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可开发量1/3,电力开发潜力巨大。截至目前,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电网已联为一体,使得西北地区的煤电、水电、风电等能源“打捆”东送中东部电力负荷中心成为现实。日前,国家能源局同意西北电网11项750千伏电网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标志着“十二五”西北电网建设拉开序幕。

  根据规划,除已投运的西北—华中灵宝背靠背工程、宝鸡—德阳直流工程、西北—华中宁东送山东直流工程外,西北电网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宁夏—浙江、新疆—河南、甘肃—湖南、新疆—重庆、甘肃—江西5条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及陕西—山东 660千伏直流外送工程、青藏联网工程。届时,西北电网电力外送规模将从当前的611万千瓦提高到5581万千瓦,为当前外送规模的9.1倍。其中,特高压直流工程外送能力将达4250万千瓦,占外送总规模的76.2%。

  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并建设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其中,“三纵三横一环网”是指从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三华”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到2020年,山西、陕北煤电通过特高压交流外送,蒙西、锡盟、宁东煤电通过特高压交直流混合外送,新疆、蒙东煤电通过特高压直流向“三华”电网送电。

  特高压是现代储运体系重要组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对此,国家能源局提出建设现代能源储运体系,加强“三西”地区以及蒙东、新疆东部外运通道建设,提高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能力。继续推进“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建设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

  2月15日,本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了解到,由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和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共同起草的“十二五”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正在修订中。据了解,除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外,输电也被归入能源运输范畴。对于目前铁道部规划铁路,运输部门规划公路、水路,电力部门规划电网布局的现状。研究报告建议,要统筹规划管理煤炭电力产运销的问题及矿路港电一体化的衔接。

  目前,我国煤炭主调出区“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运力已接近饱和。对此,变输煤为输电无疑是产煤地转型的重要思路之一。“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与华中电网相连2年来,实现了水火互济,极大缓解了华中地区枯水期电力短缺的状况,也极大减轻了公路、铁路运力紧张的压力。”山西省副省长李小鹏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此外,要想将新疆哈密、甘肃酒泉等风电基地不稳定的电能可靠输送,必须和煤电、水电“打捆”外送,这也要求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其中,特高压电网无疑将发挥关键作用。

  特高压将减少高污染能源运输

  1月5日,湖北电网最大负荷缺口达292万千瓦,国家电网通过特高压向湖北输电9.85亿千瓦时,有效弥补了湖北电力供应缺口;1月8日,四川供电缺口150万千瓦,华中电网调集湖北、河南、湖南、江西4省电力通过特高压援助四川2400万千瓦时电量,确保了四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事实证明,特高压为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在电源结构中煤电占最大部分。各经济发达地区电网中,也需要足够的本地电源,只要上述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输煤现象将长期存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近日撰文指出,“但是也必须看到相应的严峻后果、受到的各种制约和清洁电源的发展趋势。因此,大力发展远距离输电技术以缓解矛盾,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输电输送的是清洁电能,相比之下,原煤中所含的碳元素不到一半,其余都是灰土石头和杂质。而且,从气候变化承诺、能源供应结构指标、煤炭资源情况、安全生产、环境容量、国土承载能力等方面考虑,发展特高压、坚强智能电网不仅可以减少铁路、公路运煤压力、节约电力供应成本,还将推动煤炭产区大型煤电基地的建设,提高煤矿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有测算表明,输煤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方式对GDP的贡献比约为1:6,就业拉动效应比约为1:2。

  正如潘家铮所指出的那样:“输电和输煤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竞争的问题”。煤运通道建设要“因地制宜”,如果通过铁路运输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电网建设则是更为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