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日本现有的技术能力,到了2030年,日本很可能变成一个“能源出口”大国---一方面出口自己用不完的能源,另一方面出口提供能源的技术。这其中的预见、判断、巧思和执行,都值得我们细品和学习
过去几年在日本采访时,常常听到日本人说:“日本是个能源小国,我们不能不特别注意节能和发展自己的节能技术。”最近这一两年再去日本采访,则开始不断听到日本企业界人士说:“我们正向能源企业转变,日本要成为一个能源出口国。”
出现这种变化,并不是日本人前后矛盾,而是能源匮乏的日本由于眼光超前,能源产业在这些年拔足先奔,早已今非昔比。
“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硅制造厂家,用我们的产品能够很容易地组装成太阳能电池。”株式会社萨姆科(SUMCO)总裁田口洋一对《望东方周刊》说。比萨姆科更厉害的全世界最大的硅制造厂家---信越化学工业公司也是日本企业。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由单晶硅或多晶硅的硅片来组装的,出口硅片实际上就是出口能源。
连我们所熟悉的日本家电企业,也开始了“能源化”。松下电器集团董事长中村邦夫不久前对《望东方周刊》记者特别谈到,“松下公司将成为一家能源企业。”松下已经收购了三洋电机公司,因为后者拥有出色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及电能储能技术。中村邦夫认为,有了这些技术,就能在下一轮的转型中帮助松下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纷纷转型“能源”的背后,是日本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由于缺乏能源,日本政府一贯重视能源战略。如果梳理一下二战后的60余年,会发现日本在战后较早的时期,就已经从以煤为主要能源的时代迅速过渡到了“油主煤辅”。尽管在上世纪70年代两次经历了石油危机的打击,但由于早有准备,能源问题并没有阻碍日本的发展。进入本世纪以后,日本开始更加重视核能,并进一步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战略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抢占硅生产链条的制高点
国际能源组织(IEA)在2008年做了一个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市场规模大约是2006年的6倍。新能源中,约50%将来自风力发电,30%来自生物及垃圾发电,剩下的来自太阳能,地热、潮汐等也具有一定的提供能源的可能性。
从总体能源构成上看,国际能源组织认为,到2030年,煤将占36%,天然气为23%,水电19%,核电6%,石油4%,新能源则将占到12%。目前我们最依赖的石油,到2030年将只比太阳能发电规模大1%,虽然也还算重要,但对于产业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将远远不如今日。
日本是个每年有十余次台风来袭的国家,在某些年份一年中甚至会遭遇20次以上的台风,因此风力发电对日本来说有不小的风险。而日本的长处是工业生产能力强,把新能源的重点放在太阳能上,就成了日本能源战略的自然选择。
在推动太阳能的方式上,日本是“国家层面在开发出某种生产方式后,就将其推入到商业化阶段,把这个技术转让给民间,让民间来最后完成大规模生产”,萨姆科总裁田口洋一对《望东方周刊》说。
本刊记者在日本参观了萨姆科公司的多晶硅生产线。7米高、数吨重的多晶硅是通过一个电磁炉用几天时间连续铸造的方式铸成的。如果不考虑效率的话,截面在一平方米以上的多晶硅可以无限铸造下去。工厂里没有人戴口罩,没有我们在国内常听说的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经过去皮剪裁后,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片就生产出来了。
目前从太阳能电池的组装上看,日本的总产量尚不能和中国相比,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组装厂家在中国。但需要强调的是,从原材料开始生产多晶硅或单晶硅的最大厂家在日本。日本企业之所以不大规模做组装,是因为利润不够大。日本在硅生产链条上已经占据了制高点,今后中国企业要在硅提取方面争夺日本厂家占据的国际地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向关键的蓄电池技术进军
在日本把新能源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后,很多企业便开始敏锐地转向开发蓄电池技术,因为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最终都需要蓄电池来解决不能稳定供电、无法并入电网的问题。
数日前的2月1日,日立公司旗下的万盛公司与宇部兴产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宇部万盛公司”正式开始运营,成为日本很多媒体财经报道的头条新闻。一个出资额仅有1.5亿日元(约合150万美元)、不到100人的企业,却将2015年的销售额目标定在100亿日元(约1亿美元)。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与销售是新公司的唯一业务。“万盛公司有很长时间的生产磁带的技术,宇部兴产擅长生产电极间的膜状产品,两者结合起来后,生产出的电池将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宇部万盛公司发言人说。
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产生的高温,一直是难以逾越的行业症结,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蓄电池的充放电和蓄电能力都能有很大提高。正因为如此,一个投资额仅有1亿多日元的企业,刚一成立就受到了日本媒体的注目。
本刊记者还曾专门去大阪附近专事电能储能技术的三洋电机电池工厂参观。公司送给记者两节很普通的7号电池,并介绍说,“这种电池充电后放电很少,在未使用状态下,三年之后至少还能保有75%的电力。”
工厂的屋顶、自行车存车库的棚顶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白天产生的电储存在电池中,到了阴天和黑夜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电池中的电力。不过这家企业想得更远:将白天产生的电力储存在蓄电池中,可以稳定地向电网提供电力,这样不论是太阳能还是风力发电,经过蓄电池联网后,就不再有时高时低的问题。
在追求更高的电池蓄电能力上,日本企业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2010年11月,松下公司制造的身高1.7米的机器人“爱宝卢塔”,怀揣12节5号电池,走完了从东京到京都的500公里行程。它使用的是可以反复充电1600次的镍氢电池,一天充电一次,用22天的时间走完500公里,“途中几次遇到故障,走走停停,但最后还是胜利走完了全程。”机器人开发者高桥智隆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