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中共黄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
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是黄山加速崛起的必然选择。而绿色发展事关黄山发展大局、事关黄山长远大计,是我们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作为一座林业大市,绿色是黄山的本色和骄傲;作为一座新兴旅游城市,绿色更应是黄山的特色和时尚。
和谁对话?
王福宏,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曾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副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安徽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党组书记;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党组书记;现任中共安徽省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共黄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黄山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党委第一书记。
为什么对话?
黄山与杭州等10城市日前一道入选“2010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并与上海等10城市一道跻身“2010中国特色休闲城市——最佳户外休闲城市”。而黄山又提出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那么,黄山为什么要强调绿色发展?又将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在安徽省2011年“两会”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黄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
对话人 王福宏 中共黄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 记者 潘骞 通讯员 毕春萍
点击一
焦点关注 为什么要绿色发展
关键思路 绿色发展事关黄山发展大局、事关黄山长远大计,是黄山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记者:黄山为什么要提出绿色发展?
王福宏: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是黄山加速崛起的必然选择。而绿色发展事关黄山发展大局、事关黄山长远大计,是我们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2010年7月9日,张宝顺书记履新安徽后首次来黄山视察时,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这对黄山推进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最近,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单位发布了一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安徽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18位,在中部地区领先,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有我们黄山的功劳,也要求我们为全省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是黄山加速崛起的必然选择。而绿色发展事关黄山发展大局、事关黄山长远大计,是我们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2010年7月9日,张宝顺书记履新安徽后首次来黄山视察时,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这对黄山推进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最近,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单位发布了一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安徽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18位,在中部地区领先,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有我们黄山的功劳,也要求我们为全省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绿色是生命的原色。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绿色以其清新、生态、健康的特质而备受推崇。作为一座林业大市,绿色是黄山的本色和骄傲;作为一座新兴旅游城市,绿色更应是黄山的特色和时尚。从实际情况看,黄山市森林覆盖率虽然高达77.4%(全国20.36%,全省27%),但绿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交通干道、旅游干线、景区景点和重要节点等关键部位还存在着绿化标准低、景观效果差、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与黄山市整体环境不协调,与林业大市地位不相称,与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定位不匹配。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将这一问题上升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上升到推进黄山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来把握,上升到事关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高度来推进,上升到提高文明程度、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来落实。这不是简单的栽几棵树、造几片林,而是具有多重意义的大事、实事。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如何推进绿色发展
关键思路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责任
记者:黄山将如何推进绿色发展?
王福宏:我们在“创绿”中,首先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绿色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但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部署、来落实,必须细化目标、量化任务。具体来讲,就是从今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五大类区域、92个乡镇、371个行政村约14万亩范围内,全面展开和完成1162个关键点的绿化提升工作。这是基本任务、保底任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因地制宜做得更快,可以拓展范围做得更好。
我们在“创绿”中,首先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绿色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但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部署、来落实,必须细化目标、量化任务。具体来讲,就是从今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五大类区域、92个乡镇、371个行政村约14万亩范围内,全面展开和完成1162个关键点的绿化提升工作。这是基本任务、保底任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因地制宜做得更快,可以拓展范围做得更好。
在绿色质量提升行动中要做到5个突出:要突出抓好景区景点、百佳摄影点及周边环境的绿化提升,把这些点打造成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美丽窗口;要突出抓好交通干道旅游干线两旁环境的绿化提升,把主要交通干道旅游干线打造成生态优良、赏心悦目的景观大道;要突出抓好村庄特别是古村落的绿化提升,把广大乡村打造成山清水秀、风光迷人的山水田园;要突出抓好新安江等主要河流的绿化提升,把沿河两岸打造成绿树掩映、风情别致的山水画廊;要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的绿化提升,对街道、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以及城镇周围的山体、道路、水系实行全面绿化,把城镇打造成环境幽雅、文明和谐的温馨家园。
必须强调的是,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尤其要注重科技的力量,没有科技的强力注入,就难以实现绿色的提升。林种的选择、林相的设计、林木的管护等,都要更多地引入科技因素。通过努力,使城市品位更加提升、城市特色更加彰显、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其次是创新机制、强化责任。实践证明,想干什么事需要胆识,干成什么事则需要好的机制。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点多面广、任务较重,既要以高度的自觉性来落实,也要以有效的机制来保证。要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领导带头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竞争PK机制、督察考核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绿化长效机制等,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尤其要注重建立健全3个机制:一是责任机制。造林绿化是每个人的应尽责任。对这次确定的1162个绿化点,要在全面调查、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任务分解到区县、乡镇、部门和单位,落实到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细化到具体的时间节点、绿化举措和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包括驻黄山单位都要热情参与、主动承担、比学赶超、坚决完成,努力把绿化点建成示范点、闪光点、增长点。比如,徽杭高速岩寺站连接线的绿化正在热火朝天地干,变化很明显;黟县渔亭至桃花源一线的绿化,去年就开始动手,并将路、河、屋、林、整体环境、村民素质等进行综合整治、立体作战;休宁、祁门等其他几个县区动作都很大。
二是投入机制。我们常说,要钱多找市场、少找市长。这项行动估算投资10亿多元,仅靠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动脑筋、立足自身、多方筹资,包括对上争取、整合项目资金、招商引资、对接银行贷款、吸引社会认领或冠名、财政引导资金等。特别要善于找市场想办法,把绿色质量提升行动与绿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这个行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通过这个行动促进土地等资源升值,通过这个行动带动苗木、花卉、绿色装饰等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哺行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长效机制。在各项规划、建设和管理中,都要考虑、融入和推进绿化工作,使绿化成为一种自觉、一种制度、一种习惯。今后,黄山市所有的项目原则上都要把绿化考虑进去,从规划一开始就要考虑进去,包括建设项目的验收,绿化不合格就不能通过验收。
点击三
焦点关注 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思路 实施“还绿”、“保绿”、“强绿”、“存绿”、“驻绿”和“增绿”行动
记者: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王福宏:目前主要从6个方面展开:一是实施“还绿”行动。主要是推进和深化“四大整治”,尤其是在主要交通干线、旅游干道及两旁环境和重点景区景点周边村庄环境整治中,将拆旧拆违与造林绿化相结合,恢复其青山绿水的原貌。
目前主要从6个方面展开:一是实施“还绿”行动。主要是推进和深化“四大整治”,尤其是在主要交通干线、旅游干道及两旁环境和重点景区景点周边村庄环境整治中,将拆旧拆违与造林绿化相结合,恢复其青山绿水的原貌。
二是实施“保绿”行动。主要是推进水源涵养、生态补偿、古树名木保护、松材线虫防治等工程,尤其是以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估算投资366亿元围绕封山育林、两岸开发等10个方面展开深度保护与建设,近期争取每年投资10亿元用于上游生态修复和建设等六大工程)为契机,努力保护好绿色生态环境。
三是实施“强绿”行动。主要是通过加快林业改革与发展,深化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和绿色经济,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是实施“存绿”行动。主要是实施关键区域控制,坚持“看准的抓紧干、一时看不准的不急于动手”,对那些目前还没有能力开发或看不准的关键部位提前强化规划管理,每个区县从实际出发控制若干个优质地块,重点选择那些立地条件好、资源禀赋优、邻近重要景区景点、交通相对比较便利、长远开发潜力大、对接迎合外在市场的特色区域和节点(目前已初步确定控制地块80多块,总面积16余万亩),统一规划、统一运筹,以此为后人预留发展空间。
五是实施“驻绿”行动。主要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节水、节电、节油、节气等生活细节做起,大力营造“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的良好氛围。
六是实施“增绿”行动。也就是今年正在实施的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通过持续开展这项行动,打造一座宜游宜居、宜人怡情的生态园林城市。
点击四
焦点关注 如何处理“创绿”与GDP的关系
关键思路 “创绿”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相反可以提高GDP的成色
记者:在“十二五”期间,黄山如何处理“创绿”与GDP这一软一硬的关系?
王福宏:“创绿”与GDP是辩证统一的,“创绿”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相反可以提高GDP的成色。
“创绿”与GDP是辩证统一的,“创绿”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相反可以提高GDP的成色。
2010年黄山全市GDP305亿元,是“十五”末的1.9倍,年均增长11.6%;财政收入40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4.7%;旅游接待量2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2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2.5倍、3.3倍;工业增加值100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5年累计投资143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60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9倍和两倍。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一流水平(大气环境优良率100%、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77.4%,均居全省首位),万元GDP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只相当全省平均水平的50%、20%左右。
我认为,“十二五”已大大不同于“十一五”。因为此时的中国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而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此时的安徽也不再是经济体量未过万亿的欠发达省份,而是中部崛起的领跑者,已站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置身于全国、全省之下,此时的黄山自身发展需求和外在竞争压力也不言而喻地明显超过以往。“跳出黄山看黄山、横向对比看黄山、站在高处看黄山”,可以说,未来5年将是黄山发展进程中最艰难、最关键、最紧要的5年,也是最有可能演绎精彩、最有可能创造辉煌、最有可能铸就经典的5年。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围绕发展抓转型、加快转型促发展,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黄山特色的崛起之路。
未来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这一战略定位,认真贯彻落实“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文化繁荣先行区、平安和谐优秀区”建设步伐。在未来5年里,一揽子重大部署将实现,一大批重点项目将建成,一系列重点工作将完成,初步形成具有山清水秀、景美路畅、宜人怡情、宜游宜居等典型特征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绿色是黄山的原色,绿色发展是黄山的历史责任。我们将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环境建设和治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崛起之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