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正在推动节能减排产业总体规模的迅速扩大。
日前公布的《2010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伴随着我国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节能减排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正由小变大,产业内涵也将扩展到全产业链、上下游、大服务。
不过,《报告》也指出,由于节能减排产业未能作为一个产业门类给予清晰界定和统筹考虑,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没有其产业地位。由于没有国家战略指导,节能减排产业发展陷于盲动,国内市场面临被跨国公司瓜分的风险。
“十二五”新经济增长点
根据《报告》的划分,节能减排产业包括节能产业(以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为服务对象,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服务方式的节能企业)、环保产业(垃圾处理、烟气处理、环保水务等)以及新能源产业(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1998年,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中国政府实施了“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分别在北京、山东、辽宁成立了三个示范性的节能服务公司,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我国。
《报告》称,十多年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节能的政策措施,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市场化节能新机制,其投资、技术和节能效果等优势正逐渐显现。
一项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仅节能服务公司就达502家,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个,年产值580多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从业人员10万余人。
除了节能服务公司外,大量的企业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节能减排领域中来。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的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GDP为30.3万亿元,同期节能减排产业总产值达1.49万亿元,节能减排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约4.92%。全行业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
环境商会预计,到2015年,全国节能减排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0%,年均增长率达到20%,节能减排骨干企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0%,形成若干个年产值过百亿的大型节能减排企业。
而此前国家环境保护部也预计,“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每年将以15%到20%的增速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是有可能的。”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分析说,在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产业,并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市场需求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未来节能环保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如果节能减排产业总产值按照20%的年增长率计算,到2015年,我国节能减排产业总产值可达到5.3万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0%。
据环境商会调查,目前年产值排在前10位的环保企业年产值多在20亿元到30亿元之间,如果按照30%的年增长率计算,到2015年,这些大型环保企业的产值可达125亿~188亿元。
以水务行业为例,截至2008年,全国水务行业已经有10家以上企业污水处理能力超过100万立方米/日,如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污水处理能力达493万立方米/日,威立雅水务集团累计污水处理能力达345.2万立方米/日,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累计达303.5万立方米/日。
“由此可见,到2015年,形成10个污水处理能力超过1000万立方米/日的水务企业,是有可能的。”骆建华称。
而在垃圾处理方面,截至2007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骨干企业中,采用炉排炉焚烧技术的上海环境集团处理规模达8400吨/日,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达4600吨/日;采用流化床焚烧技术的杭州锦江集团处理规模则达5300吨/日。到2015年,形成10个垃圾处理能力超过1万吨/日的固废企业,也是有可能的。
《报告》称,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达1.3万亿美元/年,12年后将翻一番;英国政府估计全球低碳经济市场价值达3万亿英镑/年(约占全球GDP的8%)。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的节能投资。
节能减排企业“群英谱”
据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介绍,2009年以来,政策导向引领节能减排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与市场化,一系列诸如“金太阳示范工程”、《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通知》等政策频频出台,加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萌生待发,节能减排产业作为我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已成为政府部门、产业和企业瞩目的焦点。
与多个证券融资市场的节能减排板块上市公司遥相呼应,自2009年我国资本市场推出创业板以来,已有近百家中小规模、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企业登陆A股市场。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7月,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与发展方向均围绕低碳经济的各个领域,共计上市融资128.67亿元,营业范围涉及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新材料等诸多低碳领域。
《报告》介绍,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节能减排上市公司,按技术路径可划分为能源结构低碳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能效改进(工业、建筑、交通的能源替代和节能)、循环经济(环境产业等);按产业链属性可划分为新能源(风电、光伏太阳能、核电、生物质能)、节能环保(变频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大气污染处理、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利用、固体废料处理)等重点产业。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