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变得越来越紧迫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28/2011 09:13:13   来源:全球泵阀网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近日持续高涨,并突破90美元每桶,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显示,2010年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上行,年平均价格比2009年上涨28%左右。高企的国际油价加上国内近期出现的“油荒”,使人们不禁对正在推进的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出现了“某种担忧”。

  2020年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将达90天的进口量

  2010年进入秋冬季以来,中国东部、南部许多地区突然出现严重的柴油供应短缺,但很快趋于缓解。分析人士认为,2007年12月成立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对应对类似成品油供应短缺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据了解,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讨论始于2000年。当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为6000万吨,对外依存度尚不到30%。但当时80%的进口原油却来自中东,进口依赖单一而漫长的海路。基于规避原油供应不足或中断风险的考虑,当年,发改委、交通部、海运公司、石油公司等方面组成讨论组,专题研究油源的多元化和建立石油储备问题。

  2003年油价走高后,我国的原油进口量也大幅攀升。2003年8000万吨,2004年1.2亿吨,2007年更是增长至1.5亿吨,2009年首次突破2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多年超过50%,建立石油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变得越来越紧迫。

  2007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旨在加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健全石油储备管理体系。决策层决定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

  由政府投资的中国首期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分别位于浙江舟山和镇海、辽宁大连及山东黄岛,已于2008年全面投用。储备总量1640万立方米,约合1400万吨(按照BP统计资料的换算标准,1立方米原油相当于0.8581吨),相当于我国10余天原油进口量,加上国内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我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可达到30天原油进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