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意味着我们必须选择一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破解制约发展的资源和环境难题,应对气候变化,增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阐述了对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考,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支点,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重点。
“支点”的作用在于支撑杠杆两端实现力量的均衡。在我国能源结构客观现状与发展转型艰巨任务的“较量”之间,坚强智能电网将发挥怎样的支撑作用?
在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选择。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引起了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2006年,全国烟尘排放量的约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约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约67%,都是由煤炭燃烧产生的。我国发展面临传统能源供应不可持续、环境承载容量不足和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经济发展方式亟需绿色转型。
同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面临经济快速增长、发展方式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艰巨任务。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履行减排责任,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通过加大对核电、水电以及风电、太阳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降低对化石能源供应的增长要求,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从而实现能源消费总量的结构优化,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支点。
作为能源配置绿色平台,坚强智能电网能够引导大型能源基地集约开发,提高煤炭用于发电的比重和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大幅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举措。
“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是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是能源持续供应的战略保障。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情、适合规模集约开发的资源禀赋特点,以及必须转化为电力才能大规模利用的技术特性,决定了清洁能源开发必须选择“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道路。作为输送电力的唯一载体,电网是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消纳的前提和保障。
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需要转化为电力,才能实现大规模开发、远距离输送和高效率利用。我国陆上风能、水能、太阳能资源集中在西部和北部,远离负荷中心且资源所在地经济发展滞后,缺乏电价承受能力,只有通过坚强智能电网,才能实现大规模跨地区消纳。
因此解决新能源接入成了关键问题。IBM提供的Green CertTM、高精度清洁能源发电预测和智能化的核电厂全生命周期生产与建设管理解决方案有助于新能源顺利接入电网,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同时,IBM在与能源直接相关的研发领域拥有非常多的技术,比如在太阳能方面,IBM的技术能够通过采光,把太阳能能量集中在一点,大大提高在这一点上太阳能所造成的能量的密集,而这也需要相应的抗溶材料,在这方面IBM希望能够与国内的电力企业进行合作。智能电网将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储能、运行控制和调度技术,为清洁能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应用提供技术保证。一方面,能够解决大规模清洁能源接入带来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有效提高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坚强的跨区网架结构,可以为远离负荷中心的清洁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供输出条件。
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输煤输电比例明显失衡,煤炭运输约占我国铁路运量的50%,其中主要是电煤。以“三西”(山西、陕西、蒙西)地区为例,2006年输煤输电比例高达20:1。传统的大规模输煤发电模式,造成煤电油运紧张局面长期存在。
特高压电网通过加大跨区跨省输电规模,提升输电比重,从而成为解决长期存在的煤电油运紧张问题的治本之道。到2020年,通过建设“输煤输电并举”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三西”地区输煤输电比例可望达到4:1。
建设特高压电网,打造能源输送的“电力高速路”。输电成为继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之后的“第六种运输方式”,推进与输电并举,优先发展输电的能源运输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煤炭开发和运输的环境污染。
特高压和骨干网架的建设预计在2012年以后才会逐步启动。而跨国公司IBM已经抢先跟各网省公司展开合作,推出的“智慧的电力”战略通过智能停电计划解决方案帮助上海电力公司将设备可用系数提高至99.8958%,电网设备平均计划停役时间降低,企业售电量及年产值增加0 .65%。IBM还与丹麦的DongEnergy公司合作,安装新型智能远程监视和控制设备,DongEnergy公司因此预计减少停电时间25%-50%,节约电网投资90%。
坚强智能电网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强智能电网是解决能源资源和能源需求逆向分布问题的必由之路。
煤炭和水能将在相当长时期内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水电的规模集约开发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我国80%以上的煤炭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80%以上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部,而能源需求的75%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主要能源基地距离负荷中心约800—3000公里,西藏可开发水电距离负荷中心超过3000公里。
一次能源资源分布与能源需求发展不均衡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电网远距离、大容量、高效率输送能源的强大功能,实现煤炭资源和清洁水电的集约化开发、大范围配置和高效率利用。然而现有500千伏电网的经济输电距离小于800公里,无法满足远距离、大规模、大容量输送电力的要求。因此必须自主研发远距离、大规模、低损耗输送电力的特高压电网核心技术。
此外,坚强智能电网能够最大限度消纳清洁能源、实现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作为输送电力的唯一载体,电网是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消纳的前提和保障。
同时,坚强智能电网可保障可再生能源基地电量的大规模、跨地区消纳,为小型化、公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平台,提高电力系统输送能源的效率,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升用户端的电能利用效率。
发展坚强智能电网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稠密,环境承载压力大,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单位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环境损失远大于西部地区。电网是优化燃煤电厂区域布局,统筹使用各地区环境容量,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建设全国互联电网,走输煤输电并举的道路,推动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北部、西部地区集约建设大型煤电基地,既能够腾出东部发展所亟需的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又能够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资源回采率,降低煤炭资源开发和运输的污染。
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对温室气体减排至关重要。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行业,实现能源行业的绿色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2006年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9%。支持清洁能源机组并网,推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是电网企业充分发挥电网功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
作为电力产业的中心环节,国家电网公司将充分发挥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支点功能,利用对产业和社会的带动力与影响力,倡导绿色发展,实施绿色生产,推行绿色采购,推动产业的技术升级,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