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火电技术保持了国际领先,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技术及设备制造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电网技术上,特高压输电技术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智能电网是当前电网技术发展的最新理念。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抢占制高点需要电力科技创新。
火电技术尚需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火电技术保持了国际领先。我国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度600摄氏度基本已是目前国际上发电机组最高主汽温度参数,但我国在高温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还比较落后,目前耐高温材料完全依靠进口。大量高温合金钢材的进口,已使国际高温合金钢供应紧张,价格飞涨。因此,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锅炉和电站用耐热合金钢管及耐热合金钢大型锻件的研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已关系到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
目前,欧洲和美国正在开发适应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度700摄氏度、760摄氏度的新钢种系列,力求使机组效率提高到50%以上。欧洲主汽温度700摄氏度材料的开发已进入工业试验阶段,到2015年左右有望实现工程应用。,“十二五”期间,我国主汽温度700摄氏度及以上的超超临界技术、IGCC、大型CFB等洁净煤燃烧技术的研发都要有所突破。我们应密切跟踪研究进程,在加快开发主汽温度600摄氏度耐高温材料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主汽温度700摄氏度高温材料开发的探索,为发展新型超超临界机组、进一步进行火电技术升级打好基础。
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
根据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潜力估算,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应该达到15%左右。因此,在“十二五”末期,新能源所占比重应该达到12%~13%。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李俊峰认为,新能源战略是一个长期战略,其近期和远期发展重点应有所区别。例如,目前风力发电每千瓦时的成本已接近煤炭发电成本;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为1~2元,仍然较高。因此,从近期来看,我国应重点发展风力发电,这样新能源可以快速推广并见到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应重点发展太阳能发电,因为 太阳能无处不在,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太阳能发电技术需要大的突破,才能更具商业性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技术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在国家能源局编制的规划中,2011年至2020年,我国新能源累增投资5万亿元。到2020年我国将明显减少对石油、煤炭的需求,使当年二氧化硫排放减少780万吨,当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2亿吨;同时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目前,我国政府已承诺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按照这一目标,“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来分解完成这一指标。
在目前节能减排工作上,淘汰落后产能进行的结构调整其实只贡献了目前节能总量的30%左右,技术节能所贡献的比重占到了50%~60%。未来政府将把重点放在第二产业中高科技产业的比重上,以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
智能电网技术成中枢
当前以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变革正在全球范围深入推进,智能电网在其中发挥着核心和引领作用。智能电网的运用将成为“第四次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并通过能源流与信息流的全面集成与融合,进而成为影响现代社会高效运转的“中枢系统”,目前已成为全球电力行业应对各自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从2009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在26个省市开展了21类共228项智能电网试点建设。智能电网发展已由理论开始转为实践。国家电监会研究室主任俞燕山认为,政府应该旗帜鲜明地支持和鼓励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发展智能电网是方向,是趋势。但智能电网的发展不能操之过急,应组织专家进行仔细论证,明确我国的智能电网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路线图。因为智能电网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其涉及电力系统的整体变革,涉及巨额投资,涉及国家的能源战略、技术标准、电力市场和电价政策、电力监管、多行业协同等诸多问题。
现在一致的观点是,智能电网可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对能源供应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构建融合多种信息网络的高效、智能的城市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平台。
而且,日新月异的智能家电、智能家庭、智能建筑、智能社区、智能交通、电动汽车等发展,都离不开智能电网的基础支撑。电力的智能化应用,将全面提升从发电、输配电到用电设施的整体效率,促进电力用户节能降耗。同时,通过实施电力光纤到户等智能电网工程,将使电网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有机融合,依托丰富的电网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大幅度减少重复建设和投资,实现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节约。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认为,一旦我们认识到了发展智能电网的必要性,定下了发展方式和技术标准,发展必将很快,绝对会比美国和欧盟更快,再加上我们的起步并不晚,所以,我国在智能电网发展方面必将实现国际领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已发布了《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电力工业“十二五”科技创新目标,要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完善产学研用机制,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实现电力产业的技术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经济发展靠电力先行,电力发展靠科技先行。到2015年,努力使我国发电技术整体接近和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发达国家同步;特高压、大电网和自动化等电网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占领世界新能源发电及接入技术制高点,引领世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方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