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能量密度高等独特的资源优势,被誉为未来的战略接替能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已分别在南海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钻获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但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强国相比技术差距仍然很大。由于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比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成本低、开采安全系数高、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因此当前我国应选择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重点部署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研究,并采取制定国家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研发基地等措施加强其开发研究。
天然气水合物:吸引全球目光
俄美加日处于开发研究前沿
1965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多年冻土区麦索雅哈气田首次发现天然气水合物。1972—1974年,美国、加拿大也分别在阿拉斯加、麦肯齐三角洲冻土带的油气田区发现大规模的水合物矿藏。1979年,国际深海钻探计划(D SD P)第66、67航次在中美洲海槽危地马拉的钻孔岩芯中首次发现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和环境效应的逐步认识,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都把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作为国家资源产业计划的一部分,目前均已取得重大发现。印度、韩国也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勘查提到国家战略计划中。
目前,世界上至少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与勘查评价工作,在世界各地发现多处海域和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巨大的开采难度,目前实际开展试开采的只有俄罗斯西伯利亚麦索雅哈、美国阿拉斯加北坡和加拿大麦肯齐三角洲三个极地冻土区矿藏,尚无真正商业开采案例。此外,美国还在墨西哥湾成功进行了钻井实验。日本除参加加拿大麦肯齐三角洲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外,还成功进行了南海海槽的钻井实验。
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处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前沿,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实验室模拟开采,进入第二阶段矿区试验开采研究阶段,美国和日本分别制定了2015年和2016年进行商业开采的时间表。
迄今,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最成功的案例当属俄罗斯西伯利亚麦索雅哈气田。该气田于1969年开始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到1990年最终停产,目前已成功地半连续生产了17年,从麦索雅哈天然气田开采出的天然气中约36%(约51.7亿立方米)的气体产自于天然气水合物。俄罗斯麦索雅哈的开采实践表明,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比,无论是开采年限、布井密度,还是开采成本,天然气水合物均具极强的竞争力。
战略意义抓牢各国眼球
1998年5月,美国参议院能源委员会一致通过了1418号议案———“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资源开发计划”,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长远计划,该议案批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研究开发年投入经费2000万美元,要求能源部制订统一的研究规划,组织国内科研单位进行联合研究,并于2015年实施商业性开采。
1994年,日本成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促进委员会,先后启动了“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及开发推进初步计划”和“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国家计划。由日本通产省协调,日本地质调查局加上10家石油公司共同组织进行早期调查勘探、钻探,其研究开发国家五年计划投入经费6400万美元。
韩国在郁龙盆地局部地区完成了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调查后,商业、工业和能源部制定了天然气水合物长期规划蓝图,从2000年开始,韩国稳定地执行该规划调查和研究三阶段第一阶段五年计划的年度任务。印度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投入相当于9000万元人民币/年,目前分别在其东、西部近海的孟加拉湾与阿拉伯海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工作。尽管没有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但德国投入9000万马克设立了国家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专项,组织实施了德、美、加、俄四国合作项目,德国“太阳号”科学调查船的活动和成果在全球最为引人注目。
中国的起步与差距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比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晚了近20年。1998年,国土资源部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目标锁定在南海北部陆坡。1999年,南海首次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各项重要标志,初步确认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2002年起,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持的国家专项,开展了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200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2009年9月,中国又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获得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由此成为世界上首次在中低纬度地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已经形成由国家调查专项、国家“863”计划项目、“973”项目及三大石油公司的勘查项目组成的立体、多层次的勘查投入体系。
目前,中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还处在调查评价前期阶段,开采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开展试开采研究。虽已初步掌握其研究方法,并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在实验室模拟、基础理论、调查评价研究、钻探技术和钻探装备、实验区选择、工业化开采和新技术开发等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期待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制定开发研究的国家规划
在全球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下,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各国能源科学实验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战场,更是各国竞相攻关的战略制高点。历史表明,任何一个世界大国发展能源、推进能源转型都必须对天然气水合物有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和长期安排,美国和日本就是通过国家规划的实施使其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水平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尽管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已经得到了科技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委的广泛 关 注 , 并 通 过 国 家 调 查 专 项 、“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进行支持或资助,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全面的天然气水合物产业的国家级综合规划,这就导致各部委之间、各科技计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资助渠道各自为战的结果使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化,制约了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的进程。
因此,在后续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和商业性开发研究方面,亟须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中国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的国家规划,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统筹谋划、系统布局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研究,尽早制定中国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试验性开采和商业开采的时间表。应借鉴国外经验,在国家规划的指引下,走联合攻关、协同作战之路,采取新型举国体制,设立科技重大专项,合理有序地推进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研究。
加大开发研究投入力度
国外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的经验表明,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的科技攻关,必须保证足够多的经费投入和足够长的科研周期才能成功。
目前,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在国家调查专项、“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经费投入力度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强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要在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国家规划框架下,成立专门基金用以加大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税收优惠等手段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企业向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投资。推进中国各主要能源企业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研究,使企业成为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的创新主体。
建立国家级研发基地
目前,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通过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研究力量进行,数据、样品、研究成果难以共享,增加了各自研究的难度并造成研究工作的重复和低效。另外,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工程热物理、化工、化学、物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等多门学科,需要不同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协同作战。
青海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可以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大学和企业的研究力量,在西宁组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国家实验室,作为长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的研发基地。以“小核心、大网络”的组织形式,整合全国现有研发资源,汇聚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优秀人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尽快完成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采、环境评价等工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以后商业开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国家实验室框架下,培养一支国家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队伍,全面提高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自主创新能力,保障中国后续能源的安全供给。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