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谌树忠: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20/2011 15:30:07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户利霞

  中国能源网讯 1月13日,为期两天的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10年度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住建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等相关机构领导,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的代表近800人参加了本届峰会。

  13日上午,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谌树忠进行了主题为“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的精彩演讲。其中重点谈到了“十一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十二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以下是相关主要内容: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喜中隐忧,合同能源管理推行任重道远

  “十一五”节能服务产业取得了众所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新的形势下,节能服务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于2010年底开展了全国节能服务公司年度普查,我们发现,节能服务公司普遍对产业新政策寄予了厚望,以平均50%以上的增长速度锁定了2011年的经营目标。但是,超过三分之二的公司同时表现出了忧患意识,指出了阻碍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问题,有些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归纳如下:

  首先,关于产业政策层面的问题:

  一是希望财政奖励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税收减免政策相关细则尽快出台。同时希望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扶持范畴从节能量分享型逐步扩展到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及融资租赁型。

  二是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应保持一致。

  三是政策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将会形成节能服务行业垄断,对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形成了行业壁垒。

  四是许多小规模节能服务公司因注册资金不足500万,不能通过节能服务公司备案,被排斥在政策扶持之外,与能够享受到国家财政政策的节能服务公司相比,落差进一步加大。

  五是希望政府在用能单位诚信方面有所作为,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保驾护航。

  六是希望在政府机构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为其他用能行业做出表率。

  其次,关于融资层面的问题如下:

  一是“绿色信贷”仍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需求。这与大多数银行从行长到信贷员不懂节能,不懂合同能源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建议由央行牵头对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展开系统长期的轮番培训及考核。

  二是建议成立“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基金”,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融资业务为主,兼顾新技术孵化,风险分担和股权投资等方面。

  三是由于一部分节能服务公司资产规模还很小,无力操作较大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希望能够引导成立一类针对项目提供反担保的投资机构。

  四是加大推行已经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未来权益的交易,质押和保理业务的力度,重点研究以将要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预期权益获得融资的方法。

  第三,关于节能服务行业及市场层面的问题:

  一是希望节能服务行业组织加强节能服务公司诚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