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山西将获哪些“政策大礼包”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14/2011 11:05:49   来源:发展导报

  近5年间,国家先后批复了8个国家级综改试验区,即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市、重庆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深圳经济特区、沈阳经济区。

  与深圳、珠海等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老特区相比,那种从政策到财力、集全国之力而建设一个国家门户级别特区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特区不再特,“综改区”的更大意义在于从国家的层面来定位各地不同的发展方向,目标是在现阶段有节奏地通过试验,探索完善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前进道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山西省走经济转型之路虽然是势在必行,从地方到中央都达成了高度一致,但如何真正地改变经济结构、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景值得看好,但道路仍然曲折。

  那么,“新特区”这个金字招牌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未来山西将在哪些方面得到中央的政策支持?

  寻求财政支持

  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说:“近几年来国家为促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推出了三个大的政策:一是国务院在2006年确定山西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二是国家把山西确定为全国的循环经济试点省;三是国家把山西作为生态建设试点省。”

  从2007年开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已经在山西实施。面向全省所有煤炭企业征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3年来的实践表明,试点是成功的,可以说是此次综改试验区规划的一次预演。

  采访中,山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山西每年征收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约有 160亿元,按照国家规定,其中的50%用于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20%用于解决因采煤引起的各类社会问题,剩下的30%,即50亿元左右,可用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煤炭企业转产。虽然对一个总人口近3500万的大省来说,这笔钱不算太多,但通过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更多的外来资金、银行贷款以及民间投资进入。

  因此,在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的相关请求中,山西提出“继续将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的30%用于企业转产和资源城市转型”。

  该负责人分析,如果按照山西160亿元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规模来算,这部分资金保守计算将有48亿元用于支持山西转型发展。

  此外,山西省内的智囊人士建议,山西上缴的税款,应被列为专项资金返还,专门用于经济转型等项目。

  据了解,山西省的财政从几百亿现在已经发展到 1700多亿,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财政净上缴省份。

  申请方案中,山西希望中央每年按照山西前3年财政上缴的平均数额,按比例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果此项政策获批,中央将每年因此专门为山西拨付“转型发展基金”104亿元。

  直面“新土改”

  “站在山西的角度来讲,自然希望国家给予山西一些差异化的土地政策,以保证山西未来经济转型的土地需求。”

  山西省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也随之激增。但每年国家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十分有限,难以满足用地需求。

  近几年,国家每年分配给山西省的年度用地计划大体控制在11万亩,而山西省实际需求每年大体在15万亩左右,总量短缺30%。国家每年下达山西的建设指标中,耕地指标大约为6万亩,但山西各地在选择建设用地时,项目用地90%以上的面积选择占用耕地,每年对耕地需求大约在11万亩,总量短缺近一半。

  潘云说:“高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主要包括城镇化建设用地,转型中发展非煤产业的工业用地,以及交通用地。”

  在获批“综改区”之后,山西将有望获得拥有对采煤沉陷区、废弃工矿地、劣质土地的使用和审批权,并且在保证耕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土地置换”拥有部分土地建设用地指标。

  据潘云介绍,山西目前的城镇化率为45%左右,与东南沿海许多地区近70%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也坦言,在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关键和核心的问题还是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变革。“一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或者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鼓励土地的一些合理流转和适度的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耕地保护制度。目前,试点过程中,包括土地的确权颁证、合理流转,通过土地交易所将经营权、承包权进行转让,将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气化山西

  “综改区方案中,山西省提出‘允许山西拥有优先开采煤层气的权利’,山西煤层气开发的气权问题,有望获得重大突破。”采访中,曾参与山西“综改区”方案制订的山西省经济学家容和平告诉本报记者。

  山西的煤层气储量约有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但是,历来煤层气的开采权并不归山西所有,此前这一权利一致被央企所垄断,山西本地的企业也只有晋煤集团一家涉足“气权”。

  有资料显示,山西境内17个重点煤层气资源区块均由中联公司、中石油等企业登记。中石油在沁水盆地南部可供煤层气勘探开采的区块面积为5635平方公里,占沁水盆地南部总面积的87%。

  因此,山西省上报国家发改委的改革方案建议,对山西沁水南部等重点煤层气区块重新审核登记,对登记面积过大、时间过长、投入过少、勘探开发进展缓慢的区块清理,相关区块予以调整、核销和重新审核登记。

  如果山西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每年能开采50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就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庆,除满足山西省内用气需要外,还能为北京、河北、河南等邻近省市供气,而且价格便宜。“目前煤层气在原产地的价格为2.2—2.4元/立方米,运到太原的售价也不超过3.5元/立方米,比汽油大约便宜一半。”“这还仅仅是煤层气的开发。山西有30多万辆运输大卡车,如果我们能生产和改造10万辆使用煤层气为能源的卡车,用气量就非常大。我们可以在山西所有产煤县的交通要道都通上煤层气管道,供这些卡车使用,会大大降低煤炭运输成本,而且还是 ‘零污染’。整个和煤层气相关的汽车制造加工、加气站及其设备制造、管道建设等环节都可以发展起来。”

  如果上述方案能够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可以预见山西煤层气领域开发将面临一场“革命性改革”。山西省境内的煤层气区块将重新分配,煤层气探矿权将实行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山西省政府将拥有煤层气开发的审批权,一些央企在山西所属的煤层气区块将有部分被收回。

  山西“综改区”与众不同

  近5年来,中央获批的“综改区”有9个,不少人冠之以“新特区”的称号,同样属于国家重点扶持范畴,同样享受国家在各方面的政策倾斜,山西与其他8个“新特区”的区别在哪里呢?山西省经济学家容和平教授作了以下分析:

  第一个是发展思路和方法不同。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国家的主要目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或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山西“新特区”,进行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工程,为未来中西部的能源大省进行资源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

  第二个是重点和难点不同。上海和天津以优惠政策引入外来资金,发展开发区。成渝主要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将农民变市民。山西则主要进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

  第三个是任务和手段不同。浦东、滨海特区的重要手段是引进外资,山西则是“先行先试”,“综合解决经济中的体制矛盾,制度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四个是地域和模式不同。沿海地区设立特区优先发展,形成可资借鉴的地区发展模式;山西“新特区”是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出发,探索新历史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山西是目前国家批复的面积最大的综改区,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而此前批复的省级城市重庆的总面积也不过为82402.95平方公里。

  至此,全国国家级综改试验区已初步呈现东中西互动、多层次推进的格局。

  正如有媒体所说,“新特区”将是中国下一个30年改革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已临“拐点”——相对容易的改革已基本完成,余下的是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的关键领域的体制改革——改革进入“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