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设立核电产业基地 开启"千亿元产业"通道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10/2011 11:17:44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郑荣林
“彭泽核电站争取明年正式开工建设,万安核电项目力争2013年开工。”继江西省“两核”工程喜讯接踵而至,去年12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九江核电产业基地,并定为省级产业基地,核电庞大的投资意味着我省一条通向“千亿元产业”的光明大通道开启了。
近水楼台:江西省谋划核电产业基地
动辄数百亿、上千亿元的投资规模,是核电产业的一个特点。据了解,彭泽核电项目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为105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350亿元。万安核电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二五”核电发展规划,总投资约700亿元。“如此庞大的投入,必将拉动与之相配套的产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借彭泽核电站建设的机遇,发展江西省的核电装备产业集群,这是规划江西省核电产业基地的目的。
江西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成立九江核电产业基地,原因很简单:九江交通便利,处于国家规划的中东部核电带的核心区域,在区位、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具备建设核电产业基地的优势。江西省需要抓住核电大发展的机遇,以彭泽核电为依托,引进发展核电及配套产业集群。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能源紧缺的省份,核电站的建设将保障江西省用电无忧,但是,核电的作用不仅仅在此。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在近日相关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依托重大建设工程,积极发展配套装备及零部件,依托国产大飞机、核电等重大建设工程,引进先进技术和战略合作者,发展现代装备制造和相关配套产业。
有专家分析: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将新建30多座核电机组,总投资达3000多亿元。其中,核电设备投资约为1500亿元,如果以国产化率60%—70%计算,将形成约1000亿元的国内市场,同时还有稳步扩大的国际市场。
春光无限: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联手
正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蛋糕”,许多省份也纷纷把目光瞄准了核电产业。湖南省提出依托桃花江核电站建设,发展核电装备产业,提高核电站本省配套率和配套水平,打造具有一定特色的核电装备制造产业;湖北省依托咸宁核电项目,与三家央企合作发展核电产业,中广核集团更是牵手武汉市建设一个核电装备产业园,力争三五年后产值超过50亿元;浙江、广东等省份的核电产业更是粗具规模,现在正在谋划核电“全产业链”的建设。
在这种背景下,江西省发展核电产业有无优势?答案是喜忧参半。据有关部门分析:江西省核电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造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产业整体规模偏小,除铀矿开采业之外,核电产业规模小,缺乏真正有实力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设备、原材料制造都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链尚未形成,除了有部分原材料和少量辅助设备制造企业外,我省还没有核岛关键设备和核级部件的生产企业;产业分工参与度低,现在全国核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正在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研发等方式,依托现有工业基础迅速布局,而江西省受研发能力等因素制约,还未能真正融入全国核能产业大分工中,如第三代核电核心设备的国产化,江西省企业基本没有参与。
但是,江西省发展核电产业的条件不差: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再加上独特的资源优势,这就是江西省把核能产业的发展重点方向确定为核能发电应用、核燃料生产、核岛设备和原材料制造等领域的原因。
去年上半年,江西省新钢公司成功研发并批量生产出核电钢板产品,并且用于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这标志着新钢一跃成为继宝钢、舞钢之后第三家能生产核电钢板的企业。
2010年11月,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公司核能级海绵锆项目正式开工,核能级海绵锆是核反应堆的关键材料,被誉为锆行业“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晶安高科先后投入15.9亿元用于核能级海绵锆材料的研发,打破了全球只有美国、法国、俄罗斯三个国家掌握该技术的格局。
而丰富的铀资源更是江西省发展核电产业的重要优势,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引进铀深加工企业,发展天然铀转化为核燃料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