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本身就极具争议,总之,2010年岁末的中国光伏产业根本谈不上安宁。始至于10月中旬的“301调查”案,虽然已经进行一个月有余,但这并不足以成为其被迅速遗忘的理由。相反,“301调查”案或将演变为一场刚刚鸣枪的马拉松比赛,而年轻的中国光伏产业则如同一位初次参赛的选手,将在未知而漫长的旅途中接受各种考验。
而当几家刚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的企业,刚刚用逆势高涨的业绩,给予产业以极大的信心提升之际,即有“捷克光伏补贴‘突然死亡’,中国光伏业风险加大”的消息传出。不过,这并非是中国光伏产业近期“不安宁”的终点,11月18日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在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上,再次抛出了“受欧洲需求下降影响,明年全球光伏市场将肯定出现过剩”的论点。
之所以说再次,原因在于“光伏市场将出现过剩”,并非是新鲜出炉的论调。暂且不说2009年年底多晶硅领域那次极具争议的“过剩”,其实就全球光伏市场这一主体而言,从2010年年中开始,当德国、意大利等地区开始讨论并逐步确立2011年的补贴削减额度之时,上述观点基本上已成为业界达成的共识。
也就是说,这半年左右的时间,关于“明年全球光伏市场将出现过剩”的警报随时都在响彻。但奇怪的是,同样是在这半年企业扩充产能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而2009年几乎已经占据全球光伏市场半壁江山的中国企业更是一马当先,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英利绿色能源。
2010年7月8日,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正式投产,拉开了英利绿色能源布局海南、辐射整个东南亚战略的序幕,而时隔三个多月之后的 10月20日,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再次宣布,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扩产700兆瓦,新增生产线将于明年年中释放产能。除此之外,包括无锡尚德、晶澳太阳能等在内的英利的多家直接竞争对手也不甘示弱,无锡尚德今年底产能计划增至1.8GW;晶澳太阳能将今年底产能目标锁定为1.8GW,明年还将继续扩产。
而除了这些龙头企业之外,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刚刚进入光伏产业不久的企业的扩产动作。以横店东磁为例,该企业2009年正式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2009年10月,公司投资2.6亿元建设100MW 晶硅体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和太阳能硅片生产项目;2010年年初又追加了3.16亿元建设了1条单晶硅片生产线,规格也是100MW;2010年7月,公司又拿出了8.73亿元在横店东磁光伏园区投资建设3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及50MW 组件项目;而2010年11月4日,横店东磁再次发布公告,为了加快进军新能源的步伐,再度斥资14.5亿元扩张光伏产业。
由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半年前“明年全球光伏市场将出现过剩”的论调还可以勉强称之为“警报”的话,那么现在再看,至少在中国范围内,伴随着大大小小的企业的疯狂扩产进程,光伏过剩确实已成为“耳旁风”。
你或许可以把这称之为真正的市场竞争,对于很多人而言,所谓的专家预判、舆论呼吁终究只是一个参考,或者直接可以置之不理,他们看到的是这个产业的光明前景,也相信自己的产品可以在广阔的全球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因此也就义无反顾地不断冲锋陷阵。但当市场供需失衡的那一刻,当最低层次的价格战已毫无效用可言之时,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这一亘古不变的市场竞争法则也自然会显现。不过,不到弹尽粮绝那一刻,相信也没有人愿意自动退出。
但如果这其中有“政策”因素的推波助澜,则需另当别论。
不过需要正视的是,中国光伏产业时间并不算长的发展里程中,确实存在着不计其数的上述现象,而这恐怕也是中国光伏产业能够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尚德、英利等扬名海内外的关键因素。但当客观环境已变,全世界的目光都已聚焦在这一新兴产业上之时,旧有的法则是否还能在升级了的市场竞争中灵验?考验的当然不止是个人的智慧。
2010年即将成为历史,但中国光伏产业的征程依然在继续,而在即将开始的2011年的征途中,这样一个“山寨版”的观点或许可以成为小小的忠告:这是你所拥有的光伏产能,但这并非是你能决定的市场份额!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