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海南省万宁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式江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是万宁市发展的最大资本。如果把环境破坏了,就是砸了我们的饭碗。万宁市近年来通过经济发展夯实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对话人 丁式江海南省万宁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祖洪 通讯员 尹建军
和谁对话?
丁式江,汉族,1964年3月出生,浙江省天台县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现任海南省万宁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市长。
为什么对话?
海南省万宁市2009年度环境投资指数处于海南省较高水平,其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也均处于全省较高水平,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在海南省名列前茅。我们想知道,万宁市如何化解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大力推进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新思路?
点击一
焦点关注 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关键思路 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墟镇生活污水处理新路子,开展禁磷专项行动,策划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记者:据了解,海南省万宁市连续多年来参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处于海南省较高水平,2009年度环境投资指数处于海南省较高水平,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在海南省名列前茅。请问,万宁市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哪些经验可与各地分享?
丁式江:万宁市近年来严格按照生态省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海南省下达的指标范围之内。主要做法有:
首先是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万宁市共投资3.2亿元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兴隆、石梅湾、神州半岛旅游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
其次,积极探索墟镇生活污水处理新路子。目前已完成龙滚镇、兴隆墟、东澳镇3个墟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使全市各镇都建设1处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第三,在全省率先开展禁磷专项行动,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最后,积极策划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启动万宁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获得环境保护部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这一工程已竣工并通过验收;启动太阳河水生态治理工程,这一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完成,启用后将大大改善太阳河旧河道地区的环境质量;为切实解决环小海流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策划太阳河下游流域及小海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已上报环境保护部。
点击二
焦点关注 预防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业抬头
关键思路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广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等;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等落后产业
记者: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万宁市保障经济发展的关键,今年万宁市政府在保增长方面有哪些主要措施?在保增长压力下,如何预防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业抬头?
丁式江: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抢抓机遇保增长。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万宁市未雨绸缪,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得力,争取中央新增投资4批共32个项目,总投资达65612万元。目前,2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为90.6%,完成投资4.25亿元,18个项目已完工。
同时,万宁市抢抓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科学编制《万宁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在完善功能配套上下功夫;整合优化资源,在打造旅游精品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在营造良好环境上下功夫;加强行业监管,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有效推进了全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抢抓中央新增投资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机遇,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的经济增长。
狠抓项目保增长。抓项目就是抓增长。万宁市认真按照“竣工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全力推进49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去年以来已动工建设34个项目,完成投资53.9亿元。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特色农业保增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通过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做大做强东山羊品牌,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环境保增长。为进一步优化环境,狠抓工作落实,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万宁市专门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落实项目“五个一”服务机制和倒逼机制,大力倡导“主动去办、马上去办、全力去办”的执行理念。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特别是针对用地报批、征地拆迁等加强服务,促进项目建设。通过抓服务、造环境,营造服务企业的良好环境,千方百计地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增强信心,促进增长。
在保增长的同时,万宁市按照“生态立省、环境优化”的原则,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切实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广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培育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推广太阳能风力路灯照明工程;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通过加大对项目的审批、用地预审、环境评价和节能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政策和生态环境要求的项目落户万宁;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等落后产业,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节能减排有关措施,加快推进天然林、海防林、退塘还林等林业工程建设。
点击三
焦点关注 建设生态文明新思路
关键思路 因地制宜,连片开发,综合创建;转变经营理念,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记者:万宁市委、市政府在大力推进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新思路?
丁式江:万宁市制订了《万宁市文明生态村建设八年规划》,通过“五个一点”(即市财政拨一点、镇财政出一点、村委会筹一点、村民和外出人员捐一点、驻村工作队支持一点)筹集资金7000多万元,创建文明生态村883个,其中省级文明生态村130个,市级文明生态村753个,占自然村总数的54.5%。
万宁市在文明生态村创建上的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是因地制宜,连片开发,综合创建。沿东线高速公路、东环铁路、梅榆东线公路、革命老区、旅游景区和项目开发区创建文明生态村片区。
二是转变经营理念,发展生态经济。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建立休闲农业示范点,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农业生活体验等旅游产品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档次和水平。
三是结合国际旅游岛环境综合整治,构建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招聘村保洁员和卫生监督员,安排专人管理,巩固文明生态村建设成果。
点击四
焦点关注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关键思路 坚持“规划先行、环境准入”的原则,严把环境准入关,充分发挥环评“过滤器”的作用;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记者:一般意义上认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体,保护了生态环境往往就限制了经济发展。请问,万宁市是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
丁式江: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是万宁市发展的最大资本。如果把环境破坏了,就是砸了我们的饭碗。因此,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万宁市近年来通过经济发展夯实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规划是重要的调控手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阀门。万宁市修编《万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着手制订《万宁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科学布局产业规划,以产业规划指导开发建设。经过几年探索,结合资源优势,形成了“一带两区”发展格局;并把做好规划、严管规划作为重要职责,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二是找准发展路径。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大企业资金、技术雄厚,大项目科技含量高,有条件高起点实施污染控制。
三是坚持重在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海防林、退耕还林和退塘还林等工程,构建生态防护屏障。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9%。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加快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推广节电、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行农村沼气综合利用。争取用3年时间,在各镇全面实施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治理。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开展城乡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着力改变城乡面貌,打造宜居环境。
四是实施项目环评。万宁市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理念,坚持规划先行、环境准入原则,严把环境准入关,充分发挥环评“过滤器”的作用,区域范围内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点击五
焦点关注 实现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关键思路 通过健全执法监察工作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采矿行为等方式,加强矿产资源监管;做好矿区采后复垦的落实
记者:众所周知,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万宁市素有“钛矿之乡”的美称,请问如何实现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丁式江:万宁市近年来加强了矿产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打击非法采矿,有效整顿矿产资源的开发秩序。
为进一步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万宁市采取健全执法监察工作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采矿行为、加强动态巡查及部门联动等方式,不断加强矿产资源监管。先后出台了《万宁市钛矿资源管理暂行规定》和《万宁市打击非法采钛专项工作问责制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设立了举报、巡查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建立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监管机制。在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工作中,万宁市荣获2008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整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万宁市不断加强部门联动,通过联合公安、城建等部门,对长丰、万宁水库周边,东澳等锆钛矿丰富地区的非法采钛行为,采取连续性、拉网式的严厉打击行动。连续6年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挂牌督办30多家环境违法企业,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超过1800万元。
同时,做好矿区采后复垦的落实。各矿区在开发前,明确要求采矿权人必须与主管部门签订复垦协议,落实复垦责任,并按照小矿区每亩3000元、大矿区每亩2000元的标准缴纳复垦保证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