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核电、大型火电、大型水电以及光伏电、风力发电系统在国内的纷纷上马,中小水电厂的生存必要性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诚然,日新月异的能源技术在科技空前发展的今天,似乎摒弃了传统的能源模式,如以色列人新近研究的集电粒子铺设于高速公路中,潮汐发电等。中小水电厂真的没有生存下去的必要了吗?笔者结合个人工作及察尔森水库宏沣水力发电厂的实际工作的探讨。
1、兴利除害
宏沣水力发电厂是一个装机4X3200KW的小型水力发电厂,建厂至今已累计创造产值6500万元,在察尔森水库的兴利除害、防洪调度、水库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8年,南北大水,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的察尔森水库成功拦蓄11.7亿立方米洪水,调度行洪18.3亿立方米洪水,为下游兴安盟、白城地区挽回经济损失76.28亿元,是水库总投资的19倍。电厂利用行洪的放水条件,四台机满负荷发电,电量达到5300万kWh,创产值1462万元。虽然社会效益不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但发电收益却给察尔森水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润,使管理局在发挥自身职能、改善职工各项待遇方面有了可利用的资金,使兴利除害的水土建筑得以修复。如果水库的作用只能调蓄洪水,而没有电厂的发电收益,那么管理水库的职工们的收入不能保障,资金缺口至少在40%以上。
2、生态供水
2003年,借鉴国外经验,国家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又增加了新的功能“生态补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毛乌素沙漠湿地的生态补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大量用水,中国的水量日显不足。湿地在减少,人类的肺在枯竭。由于上游用水量增加,使供水断流,毛乌沙漠湿地面积急剧缩小,国家防总协调有关的省,(市)自治区补水成功,给全国创造了很好的先例。有鉴于此,经历了五年枯水的吉林省向海湿地,2004年已出现面积缩小,边缘沙漠化的现象,接到求援的察尔森水库义不容辞通过四台机发电放水的方式,紧急向向海湿地供水6600万m3,有效缓解了湿地的萎缩和物种的灭绝,保护了生态,发电产值107万元,补水收益150万元。
3、补充地下水
2009年4月份,考虑到水库只有3亿m3水量,经过与兴安盟和白城灌区协调,今年不放水灌溉。由于兴安盟和白城地区春旱严重,农民急于种地,使地下水位下降,打井取水需挖8米深。同样接到求援的察尔森水库通过电厂一台机发电放水的形式向下游补充地下水。通过补水,提升地下水位5米,打井3米就可见水,发电24小时电量达5万kwh,产值1.3万元,日放水120万m3,为农民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4、在地方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兴安盟是一个双电源供电的电力系统,从东电哲盟220kV系统转供。一条60kv的备用电源供电系统是从白城地区转供,但备用系统供电负荷小,供电质量差。以2008年为例,如220kw系统故障,备用60kv投入运行,只能供电3万kw,即使是乌兰浩特市区,缺口仍为2.5万kw。经过多年发展,兴安盟供电局的年度供电总量2008年已达10.23亿kwh,日经最大负荷21.96kw,在此种情况下,60kV供给的3万kw只能满足市区一个钢铁厂的需求.其它负荷就需要宏沣水力发电厂和乌兰浩特热电厂并网供电。宏沣电厂建厂20年来,多次调峰任务完成的都非常出色,为地方电网作出了卓越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水电厂的4x2400kvar无功储量,对保证地方电网的供电品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4台机满无功负荷可提高60kV系统出口端电压2kv。
结束语:
20年的电厂运行,累计生产电量4.3亿kwh,产值6500万元,完成湿地补水一次,生态供水17次,地方电力系统担任调峰任务11次,平均每年为地区系统提供2千万kwh的廉价电的优质电力产品,为地方农田灌溉(从春至秋)15年,保证了兴安盟和白城地区20万亩农田的丰收。20年来,发电和灌溉的总体收益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理局的资金缺口,有效保障了管理局的运行,有效维护了水工建筑物,有力支持了电厂的技术更新、改造,保障了职工生活。因此,中小型水力发电厂在水库中的存在是必要的,国家更因此大力发展中小水电,造福于民。
(作者单位:察尔森水库管理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