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蔓延2个多月的“柴油荒”,不少行业内人士都认为“柴油荒”来得十分突然。这场“柴油荒”究竟如何突如而来?作为控制着国内绝大多数炼油能力的两大石油公司,为何没能预警到此次油荒?国务院2010年11月20日颁布的“国16条”规定,石油企业要增加柴油产量,保障市场需求。国家发改委近期则查处了两批违反国家成品油价格规定高价销售柴油的企业,其中包括了两大石油公司旗下的地区销售分公司。
柴油“乱涨价”被查处
“柴油荒”出现的同时,柴油批发价不断攀升,形成市场紧张氛围,在市场“买涨不涨跌”心理下,社会买家持续积极买进,从而进一步推高价格,直至批发价高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出现批零倒挂。
两大石油公司因市场紧张控制销售,对外停止批发,只保证系统内的柴油供应。社会加油站因售卖柴油无利可图而停业,有的则铤而走险,高价买进柴油后,以高于国家最高零售价出售,赚取高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谁拥有资源谁就能从中获利,并滋生了众多“乱涨价”的违法行为。国家发改委近期就查处了两批违反国家成品油价格规定高价销售柴油的企业,其中包括了两大石油公司旗下的地区销售分公司。
要理解上述“柴油荒”的逻辑还必须了解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基本概况。从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市场格局来看,两大石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力。但在零售市场上,除去两大石油公司的加油站,全国还有近6万家民营加油站,占全国零售额的53%左右。
两大石油公司称最大限度增供柴油
就在11月17日国务院要求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后,18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集团相关负责人就表态将全力增加产量,确保供应。中石化表态将通过满负荷安排原油加工量等五项措施全力做好市场资源保障。中石油则表示已紧急部署出台了满负荷生产、积极进口等8项措施保障供应。
11月19日,作为国内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中石化又披露已基本停止柴油出口、优先保证国内供应,并披露11月中石化供应社会柴油资源将同比增长20.2%,创下历史最高水平。11月22日,中石油也表示在首批采购20万吨进口柴油后,将会继续增加进口保障供应,目前旗下炼厂的原油日加工量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
尽管两大石油公司极力表态将尽最大努力增供柴油,但在紧缺行情无法快速好转的情况下,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地区销售公司也加入到违法高价售卖柴油的行列中。在11月23日发改委首度查处企业违法售卖柴油后,中石化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当晚表示,已要求相关企业立即进行整改,并将对相关行为和责任人从重从快严肃处理。
国际油价是导火索
石油公司涨价也不是想涨就涨,上述人士就表示,虽然两大石油公司具有绝对的市场控制力,但批发价上涨的直接导火索还是国际油价的上涨,“因为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会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预期”,而近期美元的增发贬值则是造成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回顾近2个月的国际油价变化可以发现,11月中旬国际油价与国内柴油批发价均达到了2个月来的高点。虽然2个月来国际油价未呈现直线上升,但已累计上涨了12.79%。9月份国际油价还在80美元以下徘徊,10月份国际油价则在80-85美元区间波动,11月中旬国际油价已逼近90美元创下2年来新高。2个月来,国内的柴油批发价也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并在11月中旬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直到最近2周才出现下滑趋势。
对策
增加储备实现“淡储旺销”
柴油紧张最简单的原因莫过于供求关系出现了问题,需求大量增加而柴油供应跟不上。为了应对油荒,两大石油公司也频出新招,例如将原油日加工量调高至历史最高水平,鼓励炼厂多生产柴油,并积极加大柴油进口量。
但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管柴油需求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绝对供应主力,两大石油公司应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
河北省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齐放表示,当前“柴油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大石油公司垄断国内石油市场。
据了解,目前两大央企石油公司在国内石油行业的上游控制着47%的石油资源开采权,在中游控制着炼油企业的生产加工权(包括国内地方炼油厂),对外,掌握控制着53%原油、成品油的进口权,市场主体单一,石油资源在市场上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
“两大石油公司以计划经济模式维持市场运行,生产与市场脱节,计划跟不上市场变化,造成国内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齐放表示。
在“计划”赶不上“变化”背后也凸现出国内成品油储备体系的不健全。与原油战略储备相比,成品油储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储存能力相对较小。2009年5月在《石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我国才首次提出国家成品油储备战略,并提出目标2010年储备能力将达到600万吨。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储备仍处于两大石油公司的商业储备阶段,且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
中国石化(600028,股吧)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家祥也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储备非常脆弱,做不到淡储旺销,成品油战略储备进展缓慢。
不少业内人士则建议,政府可以成立一个非营利性管理机构来管理运营成品油储备,并委托专业机构运作,在油价低时买进,放在库里,在油紧缺价高时抛出以平抑市场需求。
对话
申通物流市场总监夏祖彬
油费约占物流成本一半
油价上涨对运营有没有影响?
夏祖彬:从去年就已经感受到油价上涨的压力了,这几年国际油价一直是走高的趋势,尤其是去年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的迹象已经有了,在这个背景下,物流公司面临的不仅仅是油价的上涨,还有人力成本的提高。
在物流行业油费占总成本的多少?有什么应对?
夏祖彬:至少占一半以上的刚性成本吧,所以这一块的成本基本是没办法减的,国际油价的涨幅已经很清楚了。至于应对措施,我想所有物流公司的对策可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提高服务价格,今年以来,以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速递、汇通快运、韵达快运为代表的平价民营快递业都调高了价格,平均涨幅为1到2元/单。从去年以来,快递业做出几次涨价调整。
上调价格能完全覆盖成本的上涨吗?
夏祖彬:完全覆盖不太可能,只能说基本覆盖,所以说涨价是无奈之举,是被动的应对,但涨价也是双刃剑,快递公司不能一直用涨价来应对成本上涨,现在成本上涨的趋势在近几年内不可能改变,这在业内已经是个共识了,所以对抗成本上涨是场持久战。
涨价只是短期应对,从长远来看,还是需要提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来降低成本,比如申通已经投入上亿引进自动化分拨设备来提高传输速度,节约人力成本,当然,这个设备投入在短期内也不大可能收回,所以我说对抗成本上涨是场持久战。
应对措施
11月20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稳定物价16条措施,第5条提出:石油企业要采取经济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负荷,增加柴油产量,保障市场需求。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查处一批以高于国家规定价格销售柴油的加油站。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五论”如何贯彻稳定物价“16条”,提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配合政府做好保供稳价的工作。石油企业要采取经济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负荷,合理安排检修,确保成品油的供应。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