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0》,报告称,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需求增长过快,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报告进一步指出,能否成功解决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关键取决于能否通过政策手段抑制中、印这类国家能源需求的增长趋势。
值得指出的是,《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关于中国能耗的数据,是国际能源署经济预测部的估算值,不是该组织统计分析部权威公布的统计值。总体来看,《世界能源展望2010》高估了未来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其能源消费数据与中国的实际值有较大出入。
从统计口径的差异看,《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工业部门能耗的统计口径相当于我国能源统计中工业与建筑业的合计。《世界能源展望2010》指出,2008年中国工业部门能耗为9.39亿吨标准煤,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47.6%。而按照《世界能源展望2010》统计口径计算的中国工业部门实际能耗为14.9亿吨标准煤,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1.8%。另外,《世界能源展望2010》指出,中国建筑物(包括居民、商业、公共建筑,相当于我国能源统计中生活能耗和除交通运输以外的第三产业能耗合计)能耗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30.9%,而按照该报告的统计口径计算,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2.2%,《世界能源展望2010》的数据远远高于我国实际水平。
从工业部门能源品种消费结构来看,《世界能源展望2010》数据与我国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报告称,中国煤耗比例为58.9%,而我国实际比例是40.9%。该报告的煤耗比例比我国实际值高出18个百分点,这直接导致对我国能源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高估。
从终端能源消费增长率来看,《世界能源展望2010》预测中国2008年至2035年平均每年能耗增长2%,而用我国实际数据计算,如果2035年达到相同的能耗量,我国每年能耗的增长率是1.8%。《世界能源展望2010》高估了我国能耗增长率0.2个百分点。虽然数值不大,但考虑到预测周期长达27年,如果按照1.8%计算,《世界能源展望2010》对我国能源消耗高估了近2亿吨标准煤,相应地,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高估了约5.2亿吨。
此外,《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的一些观点明显夸大了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严重性。比如,报告说,2000年至2008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量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增长了4倍多。实际上,我国这一时期的能源消费增长量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的3.11倍。又如,该报告说,2002年至2005年,中国的能源强度平均每年增长2.5%。实际上,从2000年到2008年,我国能源强度只在2003年和2004年出现正增长,其他年份均为负增长,2000年至2008年我国能源强度实际年均下降约1.51%。国际能源署有意选择2002年至2005年作为论据,显然是在故意夸大我国能耗的严重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