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进入最后攻关时期,在过去五年内,电力行业的发展有成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发展思路会有怎样的调整?电源与电网之间将怎样实现协调发展?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
中国证券报:您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的电力需求有怎样的预测?用电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张运洲:“十二五”期间,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电力供需实验室模型研究,到2015年将达到6万亿千瓦时的全社会用电量,2020年应该达到7万亿千瓦时以上,人均用电量有所增加。
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用电比重将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的水平和比重会逐渐上升,另外,中西部地区的电力消费比重会有所提高。根据我们国家区域发展的格局,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东部、中西部地区用电比重基本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只是中西部用电比例有所提升。
中国证券报:“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发展主要思路是怎样的?与“十一五”期间有怎样的变化?
张运洲:“十二五”期间电力发展的主要思路是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其中包括丰富的内涵,一方面是电源要向清洁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另一方面是电网发展要着力构建两个平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和社会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证券报:对于电源向清洁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方面,具体需要做哪些工作?
张运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电源结构依靠煤电向依靠清洁能源发展转变,提升我国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第二是合理配置调峰电源;第三是提高分布式能源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随着天然气管网的形成,要发展天然气的热电厂和冷热电联产系统。第四是鼓励太阳能和风电的分布式发展。
中国证券报:那么电网该如何转变发展方式?
张运洲:首先需要推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能源配置从过度依赖煤炭向输煤输电改变,电力布局从注重就地平衡向跨省区统筹平衡转变。
其次,要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电网建设必须以智能电网为核心,从单纯输电向电力输送、电源配置、信息传输、网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转变,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发展质量。此外,电力的高质量发展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电力科技发展的贡献。
中国证券报:“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存在不同步的问题,未来该如何解决?
张运洲:由于“十二五”期间电源建设将越来越呈现规模化、清洁化、集约化,电网必须要适应“十二五”跨区输电的要求,由于主要的电源基地,如水电和可再生能源离负荷区越来越远,输送的量越来越大,因此,“十二五”期间应加快构建跨区输送通道。
此外,“十二五”发展应该体现质量、结构、效益并重的指导原则,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202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比重将提升到28%左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