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碳路未来——中国企业碳战略项目”启动仪式上,英国前首相、气候组织发起人托尼·布莱尔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在距离今年底的坎昆气候大会仅有两个月之际,布莱尔认为,不论该会议能否取得理想成果,都应积极行动推进碳减排;尤其是鼓励更多企业发挥碳减排自主性。
中国证券报:坎昆气候会议即将举行,您对届时各国能否达成针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做何预测?
布莱尔:当前美国国内的政治局势复杂,且有越发复杂的趋势,目前不能肯定年底的坎昆气候会议能取得理想成果。但无论会议结果如何,我们都应采取行动降低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而非一味等待各国政府的表态;不能直到政府间达成协议才行动。
具体而言,各国要携手加强碳减排相关先进科技的研发,同时还应共享科技,实现碳减排、发展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而非竞争。做到这一点比各国达成协议更重要。
中国证券报:您提到各国应在碳减排或清洁能源科技方面加强合作,那么发展中国家能否以免费或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转移?
布莱尔:英国目前大约有6000万人口,在清洁能源或碳减排技术方面,就算我国研发出有价值的技术创新,单纯从利用方面对我们国家自身用处并不大。尽管在国家间进行技术转移时,需要解决好复杂的专利或产权问题;但有一点很清楚,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挑战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因此与别国分享先进科技是必须的。全球性公司更有责任为促进先进技术的广泛传播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
中国证券报:您怎样评价目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承诺及其采取的诸多推进碳减排工作的措施?
布莱尔: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相关承诺,并已为承诺作出很多努力,也有决心能兑现承诺,同时,中国推进碳减排需要政府与企业一同努力,共同采取行动,因为企业在践行碳减排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证券报: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低碳经济无论资金、技术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您对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有何建议?
布莱尔:我认为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如果中国开始执行五年计划时,中心就是绿色发展,这样会对公司行为产生良好引导;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带来资金。例如,中国确定了到2020年宏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会鼓励大量资金进入这一领域。
此外,东西方国家应通过技术交流和共享来共同推进低碳发展。例如,西方国家目前享受的现代化生活耗能较大,可能很难持续;必须找到合适的技术、换一种消费方式,实现可持续消费。而先进技术方面,应是各国交流共享而非竞争。
应看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西方也意味着好的投资机会。东西方国家应合作推进低碳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