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陆克文:中国和世界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陆克文在财新峰会上的讲话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05/2010 17:25:19   来源:中国能源网

  我刚去了上海世博会闭幕式。在看闭幕式时,我想起1984年我第一次去上海。

  我记得当时见了汪道涵市长。汪市长抱怨,上海比中国其他城市要落后。

  五年后,我见到当时的市长朱镕基。我们站在外滩看浦东,朱市长跟我们说了大规模的发展规划。那时的浦东还是一片农田。

  上周六晚上,我去了热闹的世博园,还和当地人聊了聊。我对中国很感兴趣,我这个老外可以放心的说,中国和上海都不再落后。

35年前,我在大学开始了对中国的研究,包括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和文化。

其实,我最早是1976年开始学习。你们都知道,那一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年年初,中国还在文化大革命(顺便说一下,当时我们学的都是文革的文章)。

  那年年底,经过政治变动,中国开始了重大改革的新时期。

  中国的历史很长,也很丰富,最突出的是几个重要的改革时期。

  今年是同治中兴150周年。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强运动”,19世纪90年代又发生了“百日维新”。

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对这—代人来说,在建国60年中,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从那之后,改革的进程当然还在继续。

1984年,我第一次来北京工作。当时,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那时候,这被叫做“经济体制改革”。

这几个主要改革时期的共同点是,把政治经济改革加入了国家进程,同时也保持了中国精神,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改善民生。

  事实上,不管在中国还是国外,每个重大变革时期,都避免不了动荡和不安。我们也可以像晚清时那样,停滞不前,被历史赶超和淹没。

  但是新中国没有选择这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