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发展煤制油我们不能吃光“子孙饭”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03/2010 17:06:25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刁萃

  “将来煤价哪怕涨到1万元1吨,煤说不够还是不够。”山西省煤炭厅副巡视员候文锦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如果按照目前的这个煤炭供给需求缺口运行下去,专家预计20年后山西省的煤就该全部开挖完毕。”

  很难相信煤炭大省现在也开始“哭穷”,尽管对煤炭的开采及燃烧过程中的排放,人们一直有诸多挑剔,但对于煤炭大国的称谓,国人总是洋洋自得。殊不知,转眼间我国已从煤炭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净进口已成定局,而未来两三年保持较大进口量的可能性很大。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煤炭资源将会日趋紧张。煤炭供给的变化大大增加了煤制油项目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煤制油商业化规模发展在未来必然会遇到煤炭供应的瓶颈。从2005年到2008年我国煤炭可采储量与储采比变化情况看,连续数年我国煤炭可采储量没有变化,尽管勘探技术不断进步,但是资源勘探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新的资源探明储量增长十分有限,每一年新增探明储量仅弥补了当年的部分开采量,而且随着煤炭开采数量的逐年增加,煤炭储采比呈下滑趋势。有专家从中得出结论,大规模发展煤制油,必然加大每一年的煤炭消费量,势必使得我国煤炭资源的保障年限进一步大幅缩短。

  无论从煤制油的哪种技术路径来看,中国的煤炭资源都经不起煤制油大规模发展的“折腾”。长期看,以煤替代石油的方式只是将被替代的石油资源枯竭期滞后一些,而将煤的枯竭期加速提前。

  从目前来看,煤制油企业并没有资源保障的担忧。我国煤制油项目都有配套煤矿,利用的原料是自产的坑口煤炭,价格相对国际煤炭价格很低,盈利空间巨大。但如果将煤炭的机会成本算入其中,将煤炭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挂钩,煤制油项目的收益就没有账面上的那么“漂亮”。研究表明,煤炭价格每升高50元/吨,项目的收益率就要降低1.4%~1.5%。

  从媒体报道来看,即便是颇为高调的神华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虽然项目于2008年底打通全流程并成功生产出柴油和石脑油产品,至今仍未达到设计能力,生产成本大大高于理论值。

  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资源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煤炭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煤炭价格的定价机制也将有所改进,这将促使我国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如果将煤制油成本在新的能源价格体系中进行核算,煤制油项目的投资风险将比企业现在估算的高很多。

  由此来看,煤制油进一步大规模商业化的时机还未成熟。作为我国保障石油安全的远期战略技术储备项目,煤制油应继续提高项目的能量转化效率,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强其技术稳定性与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