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全国18个工业行业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其中涉及宁夏的有水泥、焦炭、铁合金等九大行业的23家企业。事实上,宁夏淘汰23户落后产能企业的任务已经于“通牒”发出前基本完成。强制淘汰落后产能既体现了自治区节能降耗的目标要求,也表明了自觉调整工业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强烈愿望。
总量倍增 质量提升
据自治区经信委预测,到2010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40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3.1倍和2.6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收100亿元,实现利润8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1倍和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收、利润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1000户,比2005年末增加352户,增长54.3%,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由1095亿元扩大到近3000亿元,增长1.7倍。主要大宗产品原煤、电解铝、羊绒、水泥、葡萄酒等产量增长超过1倍以上。
“十一五”期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4.3个百分点,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技术革新 后劲增强
“十一五”期间,宁夏进一步加大了工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的投入,以科技进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茁壮成长。5年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535亿元,年均增长22%。累计组织实施了180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其中已投产项目超过1200个。
中电投青铜峡迈科铝业宁东异地改造一期,英力特化工10万吨PVC、9万吨烧碱项目,中冶美利纸业林纸一体化一期工程,银星多晶硅有限公司1000吨高纯硅200吨多晶硅等一大批的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增加了工业经济的筹码。银川卧龙变压器的电器化铁路牵引变压器,代表着国内先进水平;神华宁煤集团投资180亿元的50万吨/年煤基烯烃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大、工艺最先进的以煤为原料、最终产品为聚丙烯的煤化工项目;启元药业发酵容积达到2万平方米,规模居全国之首,这些都为工业加快发展增添了后劲。
在技术革新的带动下,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宁夏先后淘汰了火电30万千瓦、铁合金7万吨、电石12万吨、炼铁57万吨、炼焦40万吨、水泥270万吨、造纸14万吨、铝3万吨、原油脱水16万立方米。目前,宁夏铁合金、电石、电解铝、水泥、烧碱等重要耗能行业的现有生产设施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电解铝生产企业采用的350KA大型预焙电解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80%。
结构调整 优势突出
由于资源禀赋特点,宁夏工业倚重倚能特征明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高能耗为主的工业格局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在节能减排和加快发展的两难境地下,宁夏工业要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必须在结构调整上求突破,在转变发展上寻良方。
“十一五”期间,宁夏通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对化工、冶金、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新优势。另一方面推出“五优一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确立优势产业的支柱地位。宁夏已被国家确定为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四个“西电东送”火电基地之一。石嘴山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风电及其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及其设备制造、生物发酵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新能源发电占全区电力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6%,新能源占比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五优一新”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70%;高耗能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62.5%下降到了57.9%,单位能耗呈现下降趋势。
突出工业园区支撑,以园区建设吸纳产业聚集。在重点扶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做大做强的同时,宁夏大力培育特色工业园区。把石嘴山金属新材料工业园、灵武羊绒工业园、固原盐化工等10个特色工业园打造成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区入园企业已达2400多家,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近50%。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