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以美国海洋油气监管为镜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11/2010 11:22:41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永 增

  美国正从墨西哥湾漏油灾难中汲取教训,并从制度上强化对海洋油气开发的监管,亡羊补牢,自我修复。中国同行应该以此为镜,不断完善自我。

  ■文/永 增

  坊间流传一句名言,说美国社会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而这源于美国社会善于反思。

  近日美国政府总统奥巴马致函国会,要求拨款9000万美元用于改革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监管,包括重组海洋能源管理监督和执行机构、加强对近海石油及天然气运营项目的监督,以及拨款开展防止深海油气污染策略研究。此事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美国将收紧近海油气监管。

  肆虐了将近5个月的墨西哥湾大量原油泄漏污染事故刚刚接近尾声,9月9日,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附近又发生天然气管道大爆炸,造成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上百幢房屋被毁。媒体调查显示,美国天然气管道老化问题十分严重,而且十分普遍,监管基本处于“放羊”状态。奥巴马的监管改革拨款要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

  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今年4月20日在美国墨西哥湾海域爆炸起火,酿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在灾难发生4个多月后,英国石油公司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事故缘于机械故障、人员判断、操作执行等一系列复杂连环因素,8处关键失误共同导致钻井平台爆炸并漏油,失误方涉及公司的一系列合作伙伴。当然,这种推卸责任的做法引来了反击:油井设计存在致命缺陷。英国石油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均作出一系列节省成本的决定,增大了事故风险。

  据报道,目前墨西哥湾漏油油井封堵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工程人员将减压井与漏油油井在海床以下4公里处成功对接,截至9月18日,向油井内灌注的水泥已经凝固。经测试证实,这口泄漏了490万桶原油的“罪恶”油井,已被彻底封死。但是,从佛罗里达到路易斯安那,油污使得将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受到影响,美国人难解的疑问是:“剩下的那些油哪儿去了?”

  有专家指出,美国过早开放深海石油开采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忙赶工期是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虽然钻探和开采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相应的防漏等灾难应对技术尤其是应对深海作业事故的技术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不应该过早开放深海开采。1969年美国加州重大石油泄漏事件导致国会1981年通过法案,冻结距海岸线4.8公里至322公里的美国大陆架石油开采。1989年阿拉斯加发生美国历史上最严重原油泄漏事故。翌年老布什总统签署行政令,将禁采区域进一步扩大,有效期至2002年。1998年,克林顿又将有效期延长至2012年。今年3月底,奥巴马刚刚宣布解除开采禁令,就发生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又不得不宣布了为期6个月的钻井和勘探禁令。

  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漏油事件的发生也与美国海洋管理体制有关。处于主管地位的内政部矿产资源管理局,一方面负责审查监督近海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安全,另一方面又鼓励油气公司多生产,以便联邦政府收取更多的份额油。职能上的冲突以及与石油公司过往甚密不可避免地干扰了对石油开采的监管。漏油事件发生后,矿管局被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机构:海洋能源管理局、安全和环境执行局、自然资源收入办公室。由安全和环境执行局负责近海能源开发的安全和环保。

  美国人正在从灾难中汲取教训,并从制度上强化对海洋油气开发的监管,亡羊补牢,自我修复。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同行万不可以为这是发生在别人家里的惨剧,与己无关。他山之石,足够我们借鉴。更何况,我们这里也不是世外桃源,大连海域发生“7•26”漏油事件,胜利油田渤海作业三号平台发生倾斜并导致36人遇险。

  按照权威专家的观点,目前全球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迅速解决发生在1000米以下水深的泄漏事故,但近10年来全球超过1亿吨储量的重大油气发现60%以上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在深海。一方面是高风险,一方面潜力巨大,急躁冒进不行,因噎废食也不可取。如何破解这一矛盾?美国人在探索,中国人也在探索。不过,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进行深水油气田开发,必须加快发展储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应急处置技术与关键装备,同时必须加强海洋油气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