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低碳建设:城市发展的新名片(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4/2010 11:22:09   来源:中国企业报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能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各地风生水起,很多地区城镇在发展中纷纷提出 “低碳”目标,力图把 “低碳”打造成为城市发展新名片。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地、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低碳城市该如何建设?业内专家认为,低碳城市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各地需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低碳发展模式。

  试点探路

  自2008年初,保定和上海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选中,作为中国的低碳城市试点以后,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随后, “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迅速升温。 “低碳城市建设”几乎成了所有国内城市政府文件当中的 “常用词”,而争当低碳生态示范区的风潮更是火热。

  实际上,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落实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探索我国特色低碳绿色发展经验的有效途径。

  8月18日,中国正式启动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之前的8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 《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下称 《通知》),宣布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试点工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会上说,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此次确定的试点省市被赋予了5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二是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三是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四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五是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根据 《通知》中的说明,这些试点省和试点城市要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 “十二五”规划。

  事实上,在此次国家层面推出低碳城市之前,在地方政府的自觉行动中,已经有不少城市开始了低碳城市的试探。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的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中英 “崇明东滩生态城”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气候组织的“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以及保定、杭州等城市的低碳行动。

  不赶时髦

  那么,低碳城市建设如何着手?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越来越大,建设低碳城镇成大势所趋。但我国目前许多城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既没有完整的规划,也没有实际性的操作措施和工作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副所长洪昌富指出,100多个城市都说自己是低碳城市或要建设低碳城市,其实很多都是打着低碳的幌子,实质没有什么低碳的内容。只是因为低碳、绿色现在时髦,因此都在往上靠,流于造概念的尴尬之境。

  《通知》中关于工作要求着重强调,低碳试点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需要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务求实效。根据 《通知》,试点地区要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抓总的工作机制,发展改革部门要负责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辖区内有试点城市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城市的支持和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试点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特色,大胆探索,注重积累成功经验,坚决杜绝概念炒作和搞形象工程。

  根据2009年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我国将低碳城市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即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

  实际上,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达成中央与地方的统一,需要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力量,需要涵盖所有的产业部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