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光伏上市公司或集体踏空 光伏发电一元时代提前到来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09/2010 08:33: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被视为迄今最大规模的第二轮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是中国光伏企业的一场盛宴。但本报记者近日从多家在海外或A股上市的光伏企业获悉,由于投标价相对较高,和一些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投标的价格相比没有竞争力,这些企业很可能在本轮光伏电站招标中集体“踏空”。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本轮招标结果出炉后意味着光伏发电一元时代已提前到来,但大批光伏上市公司却无法分享中国光伏市场的巨大蛋糕。

  1 多家光伏上市公司无缘西部电站

  作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今年的招标于6月下旬启动,共280兆瓦,覆盖西部六个省/区共13个项目,特许经营期25年。按照区域分配:内蒙古60兆瓦、新疆60兆瓦、甘肃60兆瓦、青海50兆瓦、宁夏30兆瓦、陜西20兆瓦。

  8月10日正式开标后,共有50家企业递交了135份标书。在通过技术标后,有关方面又进行了价格投标。从已披露的情况看,最低价出现在新疆哈密20兆瓦项目,价格约为0.73元人民币/千瓦时。这比去年第一轮招标时曾引发广泛争议的0.69元/千瓦时仅高出了4分钱。

  据悉,哈密项目共有16家企业参与投标,与内蒙古包头项目一样,是13个项目中投标数目最多、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之一,其投标主体包括国电电力、中节能、中广核、中电投等实力雄厚的国资背景企业。

  由于不少纯粹的光伏类上市公司所投报价普遍都高于上述企业的水平,投标结果无疑很不乐观。

  “我们这次也去竞标了,但是没有中(标)。”三安光电董秘办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能够中标的话,对公司应该是一个利好。但可惜的是,这次投标的竞争太过激烈。他表示,目前这种招标的形式很大程度上还是更有利于央企,不少项目也都是被央企拿走的。

  拓日新能一位内部人士则透露,该公司也参与了本轮多个项目投标,虽然结果还没出来,但感觉中标可能性不大。“很多大公司报的电价太低了,我们的报价和他们相比竞争力不够。”上述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说。在记者追问下,他透露,公司部分项目的报价超过了一元/千瓦时。

  天威保变有关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此次招标总体上与上市公司没有太大关系。“我们集团的组件企业也参加了投标,但这家企业并不隶属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只有旗下薄膜厂参与投标,结果还不清楚。”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则向本报记者透露,该公司此次投标价格在一元/千瓦时以上,这意味着中标可能性也很小。“据我所知,在一元/千瓦时以上的报价并不仅是我们一家。”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