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该如何建设,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但这一潮流已经到来。
在英国、丹麦、日本等纷纷展开低碳城市的计划之后,8月18日,中国也正式启动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共计有5省8市参与。
在启动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该政策是探索中国特色低碳绿色发展经验的有效途径,低碳试点省和试点城市要努力建成我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和科学发展的“试验区”。
这三个定位揭示了低碳省区的“探路”意义。尽管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资金等支持政策,但地方政府非常踊跃。解振华表示,很多地方都表达了参加试点的意愿,记者在启动仪式上采访的地方相关人士也表示,低碳省市试点对地方发展来说具有实际意义,当然他们更希望获得来自中央的政策支持。
“探路”意味浓厚
此次成为试点的省市包括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显然这些地方并不具有类似特征。
在谈到选择标准时,解振华表示,“这些试点并不一定是在低碳经济方面做得最好的。”他介绍,在筛选中,国家发改委既考虑了这些地区已有的低碳工作基础,也充分考虑了地域代表性和不同城市的类型。
例如,5个试点省中,东部、东北、中部、西北、西南各个区域都有一个,在8个市中既有直辖市又有计划单位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包括除了县级之外的所有城市类型。
“试点省和试点市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又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差异比较大,这既有利于我们积累低碳发展经验,又为大家各显神通,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一个巨大发展空间。”解振华说。
因此,此次确定的试点省市被赋予了5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二是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三是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四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五是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解振华指出,他们的目标任务要紧紧围绕“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来设置”。
此外,这些试点地区还将承担比其他地区更高、更明确的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责任。解振华表示,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把降低碳排放强度指标和能源强度指标分解到各个省各个地区,并希望试点省市在这方面要显示出“先进性”。
积极的地方政府
在承担了上述责任同时,一些地方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试点省市希望国家能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在启动仪式上建议,国家应提供低碳省市建设的一些抓手,比如建立一套地方政府可以比照的标准体系,建设一些示范项目,在土地、项目核准、资金上有政策跟进,这样才有利于把试点工作做实。
而陕西相关人士也建议,最好能提供低碳标准与计算方法,并希望中央能够建立一个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检测体系的建设等。
当然,即便目前尚未有明确支持政策,不过地方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贵阳市发改委副主任黄亚平就对记者表示,“低碳城市”建设本身可以有很多事情做,地方在“产业升级”、“能源发展”等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事实上,西部地区环境情况复杂,经济欠发达,受制于过去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因此不少地方都希望通过参与低碳经济的建设,摆脱旧有模式,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不过,他们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远大于东部。在排放水平上,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也十分明显,此次列入试点的东部省份城市单位GDP能耗大多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也较高,如广东省已经达到了34%,而西部不仅单位GDP能耗较高,且对于一些能源大省来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仍很低,如陕西省仍低于10%。可以说,低碳之路并不容易。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