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就可将阳光源源不断转换成电能,这就是光伏发电的神奇之处。整个过程不会污染空气,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恰好响应了国家的相关政策。
朝阳产业、商机无限——这是浙江民企对光伏产业最多的评价。
“光伏产业不只是一块太阳能电池,它是一条环节众多、内容丰富的产业链。”研究太阳能利用20多年的浙江能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陈哲艮说,以眼下技术最成熟、应用最普遍的晶体硅光伏为例,往上游看,有硅料提纯、单晶硅多晶硅片生产;往下游看,还有光伏电池组件封装、光伏电站集成发电,等等。每道环节都孕育着一项产业机遇。
正是看到全球太阳能利用的热潮,看到了光伏产业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巨大空间,浙江省及时把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列入了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
“浙江选择光伏,不是凭空产生的空中楼阁,是有其一定的产业基础的。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相得益彰,这才是光伏产业今后跨越发展的希望所在。”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这样说。
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光伏企业数量已近百家,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
“企业接到的国内外订单排满了近8个月。”浙江省东阳市横店东磁股份有限公司陆德根主任向记者透露,生产车间热火朝天,企业“来不及接单”。据记者了解,有实力的浙江民营企业加速布局光伏行业。像横店东磁,今年一口气上了十几条生产线。
光伏产品的制造水平,浙江人已经让国内同行瞩目。晶体硅片是光伏产品中最占成本的一项,眼下每公斤市场价格约为50多美元,最贵时达到300多美元。而据调查,短短几年间,浙江企业已经有能力把太阳能电池板的硅片“削薄”一半,但转换功能不减,“一片顶现在两片用”,成本省了,竞争力自然上去了。
“光伏产业为浙江制造打开了新的空间。”浙江省经信委胡震涛处长说,作为制造大省,浙江发展光伏产业与其他省份相比,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既可在光伏主业上高歌猛进,还可围绕光伏产业大搞配套,带动传统制造业“腾笼换鸟”。
光伏产业前景诱人,浙江意欲更有作为,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突破的瓶颈仍不少。
培育“产业航母”是当务之急。浙江光伏企业数量多但“个子小”,且集中在进入门槛较低的电池板封装领域,利润空间不大。业内人士坦言,靠赚加工费过日子,眼前看,过得去;往前看,过不好。随着国内新一轮洗牌,光伏企业整合势在必行。
不囿一地,放眼全国。光伏产业竞争最后也是最大的“蛋糕”还是发电。浙江是太阳能资源小省,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有限。一旦国内光伏发电大规模启动,浙江必须把竞争的目光扩大到国内乃至全球。因此,应鼓励浙江光伏企业尽早到阳光充沛的西部地区布局,引导企业着眼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建设尽早西进。
整合资源,抱团出击。建一座太阳能电站投入动辄几十亿元,而浙江光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仅靠单打独斗,分享光伏发电这块蛋糕实力显然单薄。因此,浙江众多光伏企业亟须引入金融创新工具,尽快组建像“浙商产业投资基金”这样的资本联合体,引导民间资本抱团整体出击,才能在光伏发电这一新领域抢占先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