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妥善应对金融危机新情况及“后危机”影响的关键时期。同时,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这种形势下,河南省如何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值得深入分析。
“十二五”期间,将是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追赶全国平均水平的同时,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是河南省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截至2008年底,河南城镇化水平达到35.9%,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差近10个百分点。随着“十二五”河南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能源、道路、桥梁、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再加上居民消费升级促使建筑、汽车等资源消耗强度相对较高的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日益扩大,由此引发的资源性产品需求仍将长期存在,也在客观上造成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加剧,结构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刚性上升,大大增加了依靠结构调整推动节能减排的压力。
随着“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大量落后产能的淘汰到位,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实施,新建高耗能项目的能耗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进入“十二五”后,落后产能淘汰总量将会大幅减少,淘汰落后产能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贡献率将会有大幅降低。
尽管近年来河南省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财力不足,还属于“吃饭财政”,投入节能减排的资金不足,这种状况在“十二五”期间仍将继续存在。
河南省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基本分布在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低,工艺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企业盈利能力差,投入节能减排的动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尚未建立。银行业虽然近年通过授信、绿色信贷等措施加大了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但同巨大的节能减排投入需求相比,现有的信贷资金支持额度还相对偏小偏少。同时,受企业规模、市场环境、融资理念等多方因素影响,融资租赁、融资担保、风险投资、资本市场融资、项目融资、国际资助、专业投资基金、股权融资等新型节能减排融资渠道还不畅通。
从全球来看,随着河南省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一些新的环境问题或一些隐性的环境问题逐步显现,产生的非常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包括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重金属、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严重威胁着环境质量、生态平衡和人身健康。这些问题与传统的污染物并存,不仅治理难度大,而且处理成本高,管理难度不小。此外,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的梯级转移规律,导致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加速向河南省转移能耗高、污染重产业。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追求经济增长的要求和愿望依然十分强烈,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引进产业方面的条件相对宽松,承接了在发达地区难以生存而转移来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同时,在省内还出现污染企业从城市迁往农村的现象,造成农村新的污染。
当前,在我国推动节能减排基本还是政府主导型。“十二五”时期必须逐步实现向市场主导型转变,更多依靠法规、标准、经济和技术手段,这无疑对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