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争食海上风电大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0/2010 09:27:44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去年,我国继续在国际风电产业中扮演火车头的角色,连续4年装机容量每年增加一倍。按总的装机容量计算,我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风电利用国。在这股风电开发浪潮中,国内风电企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我国仅有6家风机制造商,2009年,这一数字已提高到80家以上。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29家,民营企业23家,合资企业8家,外商独资企业10家。此外,叶片生产企业达50余家,塔筒生产企业则有近100家。

  海上风电市场大幕刚刚开启,抱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信念,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等不同技术标准的企业纷纷选择落户海上风电的重镇——江苏,这一全国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中惟一的海上风电基地所在地。可以预计,在陆上风电市场陷入饱和的背景下,在江苏千里海岸上,何种技术、哪家企业获胜,未来其都将成为执风机市场牛耳者。

  与这些风机企业一样,选择落户江苏的还有相关的叶片、塔筒等配套企业。在绿色经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风电这一新兴能源很轻易地俘获了地方政府的芳心,成为东部沿海地方政府争相拉拢的对象。一方是就近获取市场,一方是绿色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海上风电有望促成企业和地方政府双赢。

  海上风电市场开启或现强者通吃

  7月,我国海上风电的第一个大型试点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34台风机随风而动,十分壮观。

  上海东海大桥向北300公里的江苏盐城大丰,这一苏中县级市最近同样很是热闹。近日,金风科技江苏大丰海上风电基地一期工程投产暨首台永磁直驱2.5兆瓦风电机组下线仪式在大丰市风电产业园举行。作为国内技术最先进的风电企业,选择落户大丰主要是看准了江苏近千里的滩涂所蕴藏着的海上风电机会,而同样选择落户盐城的还有其老对手华锐风电。

  争夺“肥肉”

  相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目前还是个新鲜事物。

  今年4月,我国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启动,国家能源局向辽宁、上海、山东、江苏等11个省份有关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申报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按照“先试点、后扩大”原则建设,根据风能资源、海域环境、电力送出和技术能力等条件统筹确定项目规模。

  目前已经确定的首轮招标项目集中在江苏,分别是江苏滨海、射阳两个近海风电项目,各装机30万千瓦;大丰和东台两个潮间带项目,各装机20万千瓦,其规模远远超过一般的陆上风电项目。招标工作将于今年9月结束,4年内完成全部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

  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启动,首批项目规模庞大,各大电场投资商和设备制造商“摩拳擦掌”,已经被定性为“产能过剩”的风电设备行业,正准备迎来海上风电带来的又一高潮。

  业内人士表示:“首批招标项目无疑是各家风电设备企业眼中的“肥肉”,若在首批招标中就获得定单,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目前的业绩,也为未来的发展抢占了制高点。”

  对于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全球风电设备巨头丹麦维斯塔斯公司预计,在未来中国风电的大发展中,海上风电会占据相当大的份额。理由有二:一是有政策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紧缺,开发海上风能资源将有效改善能源供应情况。二是有资金支持,目前拥有海上石油或陆上风电开发经验的公司,正在计划投资海上风电项目。

  决战江苏

  实际上,维斯塔斯公司的预测正在某些沿海省份变为现实。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许瑞林介绍,规划到2020年,江苏省将初步形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由于江苏风电建设条件和电网消纳条件较好,目前在江苏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电产业链。”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介绍称,“江苏不仅是全国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惟一的海上风电基地。到2020年,江苏风电的“海上三峡”将源源不断地向全省供应绿色能源,实现风电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比内蒙古等西北内陆地区的风电基地远离电力负荷中心,接入电网受限,“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且具有强大的电网支撑和广阔的用电市场,这是提及海上风电开发优势时必不可少的一条。”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表示。

  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内蒙古陆上风电发展这么多年,还没有达到千万千瓦级,江苏海上风场10年内要达到千万千瓦级,这对风电设备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战场。”

  或强者通吃

  一批行业巨头也渐渐浮出水面,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风能、东方电气都已成为行业龙头,这些企业大部分掌握了海上风电技术设备核心技术。2009年,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电气继续保持市场前三的位置,3家企业合计新增装机825.2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市场的59.7%,拿下市场半壁江山。但伴随着风电产业高速增长,整机产业链也迅速膨胀,陆上风电竞争到达白热化,兆瓦级风电单位价格也在持续下滑。

  相比较陆上风电的激烈竞争程度,海上风电的进入门槛更高,上网电价也更高,可承受较高的设备成本。这一认知,让陆上风电设备商削尖脑袋挤进海上风电的“竞技场”。

  据悉,国电龙源电力、华能新能源、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神华集团下属的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都已明确表示了要参与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风电设备企业中,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企业也跃跃欲试,希望能够与电力公司捆绑,为项目提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