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江苏电力加强侧管理确保迎峰度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6/2010 13:59: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记者薛海燕

  8月6日讯 今年入夏以来,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增长,江苏省的用电量也大幅增长。8月3日晚江苏电网负荷首次突破6000万千瓦,江苏省电力公司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省政府制定的需求侧管理应急预案,实行“快下快上,有保有限”的灵活的错峰限电措施,全力确保居民生活和世博、医院、交通等重要用户、重点项目用电需求。在持续的高温下,确保了供给和安全两兼顾。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电力用户科学、合理、节约用电,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实现最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江苏省的缩影,其电量的增长、电网的发展也是江苏电力发展的缩影。7月30日下午13时17分,苏州电网最高网供负荷突破1500万千瓦大关,达到1504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苏州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网供负荷超1500万千瓦的地级市,已经超过北京,仅次于上海。

  苏州供电公司充分运用需求侧管理这个武器,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的原则,执行《2010年苏州市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并根据负荷曲线,按响应程度、可控负荷情况进行了分组。合理分解落实错峰、避峰负荷,并细化到企业、设备、容量和时段,变被动拉限电为主动错峰移峰。

  通过负荷管理系统,苏州供电公司准确取得了企业实时用电负荷曲线,并为各个企业量身定做个性化错避峰方案。苏州供电公司总经理蒋斌告诉记者:“在发挥政府指导下需求侧管理职能的同时,我们也正在积极研究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实行‘尖尖峰电价’等措施,启动经济杠杆来引导用户主动错峰、避峰”。

  目前,全江苏省共有15万家客户装有负荷控制装置,其中2万户已经列入2010年江苏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可控总负荷达到2800万千瓦,接近全省目前最高负荷的一半左右。

  早在2006年,南京供电公司就与南京市政府签订了《南京市建设节约型城市目标责任书》、积极开展电网节电工作,推行分时电价及对高耗能企业执行差别电价、大力实施能效电厂项目建设,推广各种用电技术,使“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成为提升企业形象及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全南京市建成能效电厂项目41项,可形成年节电7998万千瓦时、节约电力28156千瓦。南京市还选择了主城核心A区(夫子庙、新街口等区域)、主城核心B区(东郊中山陵风景区)和主城核心C区(奥体中心区域)三个负荷敏感度高、保电任务较多的区域进行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为配电网运行和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配电运行信息,实现配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进一步提升了配网运行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此外,江苏省电力公司在与省内各大发电企业携手应对高负荷的同时,与兄弟电网和相关电源点建立了跨区购电合作协议,得到了国网公司和华东电网的大力支持。7、8两月,区外来电日负荷约达到720万千瓦,月电量达42亿千瓦时,比全年平均区外购电力增加了四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