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锂电池外资专利拦路中国新能源车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31/2010 09:46:53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中国经营报

  目前,国际上在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要有3家,分别是美国的A123公司和威能公司以及加拿大的Phostech公司。他们掌握了相关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

  为避免我国DVD行业专利的悲剧重演,一场磷酸铁锂电池专利保卫战已经打响。

  6月10日,张楚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以个人名义对加拿大Phostech公司持有的“磷酸铁锂电池”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申请,目前已收到受理通知。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如果不能突破锂电池专利困境,锂电池行业或将重蹈DVD行业专利被国外垄断的覆辙。更重要的是,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也许将关系到我国电动车行业的命运。

  锂电池专利壁垒难破

  这场突破锂电池专利困境的战斗已经在全行业打响。

  6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受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以下简称“电池工业协会”)委托,也向专利复审委员会对Phostech公司持有的此专利提出无效请求。

  “七月初,我个人和电池工业协会分别接到了专利复审委员的受理通知,下一步就是等待口审了。”张楚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专利复审中的口审,相当于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的庭审。双方应到庭,各自陈述观点并交换证据。

  张楚介绍,本次无效请求主要是依据《专利法》第22条关于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规定、第26条关于专利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规定及第33条关于专利权利要求修改范围的规定。“目前,我们已找到几篇申请日之前的公开文献用以否定此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张楚说。

  据专家介绍,在磷酸铁锂电池和材料领域,有两大核心技术专利。其中一个是包敷碳技术专利,另一个是碳热还原技术专利。前者由加拿大Phostech公司拥有独家使用权,并且已经在中国申请专利。后者的专利权由美国威能公司所有,目前尚未在中国申请专利。

  据江苏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所长沙永康介绍,磷酸铁锂电池目前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动力电池,其具有放电容量大、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应用于电动工具如电动自行车、电钻及数码产品等产品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已经成熟,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将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大功率汽车上的产量很少。”沙永康说。

  据了解,由于上述优点,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开始应用于电动汽车。目前,全球各大汽车企业将新能源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动汽车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领域。

  “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和材料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被外方公司掌握,未来如果发生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纠纷,将会重复DVD企业专利的一幕,中国企业前期的投入和努力只能是为外企作嫁衣。”张楚提醒说。

  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中国企业头顶

  磷酸锂铁电池产业的黄金时期是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发展而到来的。

  有业内专家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如以单车使用2万元电池价格的平均水平测算,国内汽车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可达到100亿元。而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带动的全球车用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将超过2000亿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使得国内的磷酸铁锂电池产业投资热潮正在兴起。从2001年开始,中国企业陆续进军磷酸锂铁材料开发领域,截至 2009年,全国共有50~60家厂商即将或已经完成生产线的购置。

  “除了看好未来的市场前景,中国丰富的锂资源也是引发磷酸铁锂电池产业投资热潮的原因之一。”沙永康说。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中国的锂储量约为110万吨,占全世界的1/10。而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出具的报告则将这一数字刷新为523万吨。“我国磷矿、锂矿资源丰富,质量高,价格低。这为我国的磷酸铁锂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沙永康说。

  由于涉足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晚于国外,中国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技术起步也相对较晚。从2003年开始,中国才开始有关于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专利申请,而国外第一件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申请开始于1997年。

  张楚告诉记者,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核心专利已经被几家外国公司掌握,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专利大都集中在外围领域。“外国公司专利犹如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在中国企业的头上,对我们的磷酸铁锂电池产业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张楚说。

  沙永康认为,外国公司在采取惯用的“放水养鱼”手法。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尚未成熟,磷酸铁锂电池也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一旦新能源汽车形成成熟的技术,中国新能源车形成大批量出口,国内的磷酸铁锂电池进入迅猛发展时期,掌握核心专利技术的外国公司,很可能会形成专利联盟,联手对付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

  国内企业疏于防范是大患

  磷酸铁锂电池这项问世时间不长的技术,从其诞生之日起,专利争斗就未停息。

  先是被学术界称为“磷酸铁锂之父”的美国德州大学教授约翰·古迪纳夫与日本NTT之间的专利之战,后是台湾企业“花钱消灾”,购买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技术的授权,欧洲与美国之间同样为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技术大打出手。2009年12月9日,欧洲专利局裁决,撤销授予美国德州大学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欧洲专利拥有权。

  “这一裁决保护了很多欧洲企业的利益,如果撤销此专利,欧洲企业将有可能自由开发和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张楚说,他们如今也希望中国能效仿欧洲专利局的裁决,以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

  相对专家的忧虑,国内锂电池企业却对此问题持相对乐观态度。

  浙江一家锂电池生产商认为,现在制约磷酸铁锂电池发展项目的瓶颈,不是专利问题,而是技术尚未成熟和如何实现产业化。“虽然有很多客户对磷酸铁锂电池感兴趣,但很少有人直接大批量地订货,而只是要几组电池去做测试。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技术还不成熟,性能也不稳定,大多数客户只是抱着观望的态度。”这位生产商说。

  湘财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国内企业热衷于走磷酸铁锂电池路线,但在专利和技术积累方面依然落后于美、日、台。目前宣称产能达到了2万吨以上,但受制于技术和工艺,产品质量不具优势,导致实际产量不高,而能够满足动力需求的高端铁锂材料仍需从国外或者中国台湾进口。

  德州大学就磷酸铁锂电池专利,在美、日、德、意、英、法、加七国申请了专利保护。虽然其在欧洲的专利被撤销,但使用该专利的产品如果出口到美国等国家,风险仍然存在。

  沙永康建议,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跳出目前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的圈子,另行发展一套技术路线,从技术概念和原理上另起炉灶。或者普查摸底盘点整合国内现有锂电池的研制力量和专利,另行研制自有技术的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国际专利缺失的问题一日不解决,我们在产业链中就将仍然处于低端被动地位。”沙永康说。

  链接

  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专利之争

  1997年,被学术界称为“磷酸铁锂之父”美国德州大学教授约翰·古迪纳夫就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相关发明专利申请。

  1999年,约翰·古迪纳夫的专利申请获批准。由于约翰·古迪纳夫的专利发明为职务行为,该专利的所有权归属于美国德州大学。

  日本电信公司(NTT)却提出,1996年,他们在此前已经报道了橄榄石结构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专利权应当属于他们。

  为了争夺此项专利归属,2001年,德州大学和其商业授权的魁北克水力公司控告NTT以非法方式窃取技术机密。最终,此案以庭外和解结案。美方德州大学承认“NTT并未窃取其技术机密”的,但是NTT却被迫将所拥有的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专利授权给德州大学。此外,NTT还支付3000万美元的和解金。

  在对日本企业的专利战中大获全胜后,魁北克水电公司、Phostech公司,又将目标锁定了台湾。台湾岛内有大大小小的电池厂家上千家,很多企业并未获得专利授权。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专利纠纷,一些台湾企业选择了“花钱消灾”的方式处理此事。台湾威力能源等公司都通过购买方式获得了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技术的授权。

  中国DVD企业的专利之失

  发生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DVD专利收费之争中,跨国公司以“行使知识产权”的名义,向中国DVD企业征收专利费30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征收专利费200亿元人民币;中国的DVD企业,因为没有任何防卫措施,只能支付巨额费用。

  1999年6月,正当DVD开始在市场上流行的时代,6C(包括日立、松下、JVC、三菱、东芝、时代华纳)宣布“DVD专利联合许可”声明,要求世界上所有生产DVD的厂商必须向他们购买“专利许可”。

  2002年4月19日,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过多次谈判,最终与6C签订协议,规定中国厂商每出口1台DVD播放机向其支付4美元的专利使用费。随后,该协会又与3C(飞利浦、索尼、先锋)签订每出口1台DVD播放机向其支付5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协议。

  随着DVD国际市场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当美国市场上的DVD机零售价仅为30~40美元时,中国企业每出口一台DVD机就要分别交纳约12美元的专利费。国内DVD影碟机出口业务几乎无利可图,有不少企业已不再生产DVD产品或者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