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0)》(又称俄罗斯东欧中亚黄皮书)在京发布。黄皮书指出,由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迹象,年末转为负增长。进入2009年后,经济颓势依然不改。2009年1~10月,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9.6%,为10年来同期最大跌幅,与上年同期增长7%形成鲜明对照,其中工业生产同比降幅更是高达13.3%。不良的经济业绩使俄罗斯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差的国家。进入2009年第四季度以后,工业生产下降幅度明显收窄,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但短期内难以发生大的变化。不过,国际能源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石油价格的上升,为俄罗斯的经济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下调经济增长预测
鉴于俄罗斯经济的持续恶化,俄联邦经济管理当局以及相关国际组织不断下调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预测。例如,世界银行在2009年3月下旬预测当年全年俄罗斯经济将下降4.5%,6月下调预测值为-7.5%,随后又更正为-7.9%,10月底又将预测值再下调至-8.7%。俄罗斯政府年初预测全年经济将下降2.2%;5月,经过重新评估,做出了上中下三个预测值,分别为-4%、-6%、-8%;6月末,鉴于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预测值又被修正为-8.5%。
不仅如此,俄罗斯政府还在2009年10月大幅修正了2012年前国家经济发展预测。原定发展目标为年均增长率不低于6%~7%,到2012年GDP要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长28%。修改后的目标降低为:确保到2012年GDP规模与2008年基本持平,下降幅度力争不超过0.1%。换言之,2009~2012年的4年时间里,俄罗斯国民经济将完全停止增长,甚至略有下降。
从俄罗斯的实际情况看,2009年第四季度工业生产下降幅度明显收窄,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依然处于极度疲惫状态,短期内难以发生大的变化,经济全面复兴尚需时日。不过,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特别是国际能源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石油价格的上升,为俄罗斯的经济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货币政策由紧到松
黄皮书指出,2009年,俄罗斯政府主要采取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试图通过预算赤字,保证宏观经济稳定,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增加政府投资,以摆脱经济危机。为了支持金融业和企业,政府不但向银行直接注资,通过银行向企业扩大贷款,向购买高新技术设备提供补贴贷款,还出台了一系列减税、提高折旧率等优惠措施,用以支持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部门、建筑业、能源部门、原材料部门和零售企业。
尽管如此,正如《联合国发展报告》所指出的那样,俄罗斯当前应对危机的财政政策的主要问题是集中支持金融领域和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而对于家庭的支持非常有限。随着危机的社会影响日益显现,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该转向帮助贫困弱势群体抵抗危机。与此同时,俄罗斯应着手解决基础设施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并在未来逐步摆脱对于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过度依赖,将经济增长建立在更广泛的基础上。
2009年,俄罗斯货币信贷政策经历了由紧到松的过程。年初,俄罗斯央行根据国内外市场的状况,尤其是能源价格下降和美元走弱的市场预期,采取了分阶段使卢布贬值的政策。为了限制对外汇的需求,抑制卢布进一步贬值并为了降低通货膨胀,俄罗斯央行提高了利率并同时降低了贷款上限。在调高基准利率的同时,俄罗斯央行不断地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目的主要是补充市场流动性,提高商业银行派生贷款的能力。
随着国际能源价格回升、资本市场回暖和通货膨胀压力下降,卢布开始出现升值的压力。与此相适应,俄罗斯央行开始放松银根,自2009年4月开始,先后9次降低再贷款利率。从去年9月下旬开始,俄罗斯央行进一步加大干预的力度,降低卢布实际升值的速度。通过降低再贷款利率,俄罗斯央行试图刺激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并试图以此方式降低金融风险在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积聚。因为缩小国内外市场上的短期贷款利率差将会减少短期投机性资金进入俄罗斯市场。但是,实际上仅仅依靠利率政策很难改善实体经济部门的贷款情况。
2009年年中以后,银行流动资金更加吃紧,因此俄罗斯央行进一步调整利率政策,大幅提高存款利率,并开始实行贷款补贴措施。虽然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相当数量的银行在获得政府援助后,并没有改变紧缩信贷的做法,致使流入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有限,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仍然无法摆脱流动性不足的局面。
从总体看,在政府反危机措施的作用下,2009年俄罗斯银行部门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基本克服了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银行存款尤其是居民存款稳步增长;对实体经济的贷款逐步恢复;通货膨胀率和银行再贷款利率降低。
在货币指标上,2009年1~11月,俄罗斯广义基础货币量减少6.5%,截至12月1日,广义基础货币总量为52182亿卢布。1~11月,M2(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储蓄存款)增加6.1%,但是M2中的结构发生了变化:M0(现金)减少5.1%,本币存款增加10.4%,其中居民卢布存款增加16.7%,非金融机构卢布存款增加5.2%,结果导致M0在M2中所占的比重减少2.9个百分点。1~11月,外币存款增加16.4%,截至2009年12月1日,外币存款在M2X(广义货币量加外币存款)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到了21.3%,前11个月M2X的增幅约为8.1%。
能源、成品油生产和金融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
由于工业生产的恢复并不稳定,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俄罗斯银行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在2009年内持续增加,系统性风险和结构性缺陷仍然存在,不良贷款率有上升的趋势,这势必拖延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复苏进程。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俄罗斯国内外投资均严重萎缩。1~10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8%。其中,大中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3.3%,小企业投资下降更多,超过了30%。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经济危机影响,居民收入下降,购买力需求受到抑制,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需求减少;二是受需求影响,企业的销售量大减,库存大量增加,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投资;三是外部融资条件恶化,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
投资下降最严重的是房地产、建筑和建材生产、农业企业、通信和冶金部门。其中房地产(包括住宅建设)前3个季度下降31.5%,建筑和建材生产下降28.4%。畜牧业和种植业分别下降12.1%和43.2%,食品(包括饮料和烟草)下降20.2%,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2.9%。通信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5.9%,其中电信业投资下降37.5%,电话通信投资下降39.1%。前3个季度,冶金领域的投资下降23.3%,其中矿山开采部门投资下降20.9%。油气部门的投资下降5.3%,其中原油和天然气开采部门投资下降8.8%。化工领域投资下降21%。铁路运输领域的投资下降10.9%。零售贸易领域的投资下降32.6%。教育领域的投资下降17.3%,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下降21.3%。汽车生产领域的投资下降37%。
尽管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出现严重下降,但是能源、成品油生产和金融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2009年前3个季度,能源领域的投资增加5.1%,成品油生产领域的投资增加53.9%,金融领域的企业投资增长10.8%,交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此外,前3个季度研发领域的投资增加了64.4%,宾馆和酒店服务业投资增长4.5%。
从投资资金的来源看,2009年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中外部资金所占的比重提高。外部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联邦预算的资金,二是外国银行贷款,三是外部机构的借款。同时,因经济危机造成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自有资金所占的比重下降,前3个季度通过企业自有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8%。
2009年1~9月,俄罗斯共吸引外资547亿美元,同比下降27.8%。其中第一季度吸引外资120亿美元(同比下降30.3%),第二季度吸引外资202亿美元(同比下降31.2%),第三季度吸引外资225亿美元(同比下降22.9%)。外资的主要来源国(占外资总额的75.1%)有:卢森堡、荷兰、德国、中国、塞浦路斯、英国、瑞士和日本。外资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加工工业(占外资的27.5%)、批发零售贸易和汽车、摩托车修理及家用电器维修(占外资的29.7%)、交通和通信(占外资的15.6%)、房地产(占外资的10.2%)、矿产资源开发(占外资的10.4%)。据俄罗斯统计署的数据,截至2009年9月底,俄罗斯累计吸引外资26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4%。在外资的组成结构中,占最大比重的是其他投资(占55.7%),直接投资占39.7%,证券投资占4.6%。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