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能耗“被超美”的忧思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7/2010 17:03:1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国际能源署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升至22.52亿吨石油当量,超过美国同期数据4%,这是20世纪初以来美国首次退居全球能耗总量第二位置。对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表示,“这个数据不可信”,国际能源署对中国近几年的能源发展状况一知半解。

  估且不论国际能源署数据是否可信,假如中国能耗总量“被提前”跃居全球第一的话,其原因会是什么呢?

  从短期看,美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深,国内工业活动和能源使用受到抑制,而从长期看,中国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速度之快远超预期。“入世”之前,包括国际能源署在内的大部分国际机构预测,2000年-2010年,中国能源需求年增幅度将在3%-4%之间,而后实际情况则是年增幅度平均高达13%。

  虽然同为大国,但因发展阶段不同所引致的产业结构差异,中国能耗总量超越美国其实只是早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高度正视的是:

  首先,中国的发展水平依然很低,人口总量更是数倍于美国,由这两项国情决定,目前中美能耗总量虽基本相当,但美国人均消耗量达到中国的5倍,而在总体能耗构成中,美国用于消费的部分高达日均1900万桶石油,中国的这一指标则仅为920万桶。可见,伴随中国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生活不断改善,未来可能需要的能耗总量会否突破承载极限。

  其次,中国是一个能源贫瘠的国家,人均能源探明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其中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与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69%与5%,并且这些油气储量中的大部分处在深层、深海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沙漠、高山和高寒之地,开发利用难度很大。因此,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由1993年时的6%起步,短短16年后即已突破50%警戒线,更不用说,照此趋势顺延,未来能源安全势必面临更尖锐的挑战。

  第三,中国的能源利用率长期偏低,单位产值能耗达到发达国家3倍-4倍,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比国外平均水平高40%左右,能源平均利用率则只有30%左右,而这种人为造成的效率低下,再加上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因分布不均而造成的运输线路长等先天缺陷,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威胁。

  当然,退缩没有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占到全球人口1/5的中国人脱贫致富的过程,势必将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最具挑战性、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幸作为这段重大历史进程的直接参与者,当代中国人在不断遭遇包括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等史无前例的发展命题时,一则应以乐观心态坚信进步不可阻挡,再则还需慎思笃行,面对自然、面对规律始终保持临渊履冰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