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建上下游产业链,提升整体竞争力——让煤与电、钢、化工、机械联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9/2010 07:49:22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山西日报

  █煤的问题解决不好,我省经济就不可能在稳固的基础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长期“一煤独大”,制约了其延伸产业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造成我省煤炭产业处于全国经济产业链的低端

  █不仅要推进煤化工产业规模化,装备制造业大型化,而且也要使钢铁、电力、化工、机械等与煤炭紧密关联的产业,均享受到煤资源带来的产业发展优势

  我省依托占全国煤炭储量约1/3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了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有所发展,但煤炭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量仍高达70%左右。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短期内不改变,我省作为煤炭大省和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就不会改变。

  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推进,曾经的山西之“福”,正隐隐成为山西之“痛”。一方面,长期单一的产业结构,长时间、高强度的煤炭开发开采,使我省的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新的产业支撑,我省经济由“十五”时期年均13.5%的增长,到“十一五”逐步减缓,致使经济总量落后于陕西、内蒙古等近邻省区。因此,煤的问题解决不好,我省经济就不可能在稳固的基础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领导干部就难以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我省也难以在国内外树立良好的形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离开煤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但单一的挖煤、卖煤,用一条腿走路,同样也会让我省经济发展走入死胡同。眼下,最见效、最便捷的路径,是要把以煤为主的优势产业的延伸作为主攻方向,不仅要推进煤化工产业规模化,装备制造业大型化,而且也要使钢铁、电力、化工、机械等与煤炭紧密关联的产业,均享受到煤资源带来的产业发展优势。只有这样,我省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才能真正成为持续助推我省经济发展的优势。

  以钢铁、电力为例,钢铁、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省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比重。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两大行业并未实际得到坐拥煤海之利。为满足生产需求,有时竟然要高价从省外、国外购入煤炭资源,严重削弱了我省钢铁、电力行业的竞争力。就煤炭行业来看,长期“一煤独大”的地位和高额利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延伸产业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造成我省煤炭产业处于全国经济产业链的低端,经济稍有波动,不仅对煤炭产业自身影响巨大,更重要的是使我省经济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如果煤钢、煤电、煤化工、煤机械能够联姻,构建牢固的上下游产业链,其所产生的整体联动效应,必将有力促进我省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极大提升。

  因此,应尽快制定我省煤电、煤钢、煤化工、煤机械等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按照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原则,依靠资本的力量和市场的推动,使煤炭产业与钢铁、电力、化工、机械等产业相互参股、联合经营。这样,煤炭产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地位不但不会下滑,产业的竞争力还会得到质的跃升。长期看,单一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多元产业关联优势,既可获得煤炭就地转化而获得的较高附加值,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煤电、煤钢、煤焦、煤化工、煤机械等联合型龙头企业、龙头集团所产生并释放出几何级数的集聚效应、乘幂效应,还有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优势,促进我省经济从低端向高端发展,向集约、循环、高效益方向发展。唯有如此,我省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才会增加,我省作为能源基地地位的重要性才会凸显,我省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更多享受到身处“煤海之乡”带来的便利和福祉。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士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