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随着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下简称“交易中心”)在大连正式挂牌,国内首个“纯市场化”煤炭交易平台正式开启。
此次交易中心正式运作,被视为现有煤炭市场交易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按照国家发改委此前提出的规划,建立煤炭交易中心,是重构煤炭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本报了解到,交易中心前期投资约5000万元,由泰德煤网独资,而正式运营后不排除引入其它战略投资者。
目前,交易中心已有包括开滦集团、龙口煤电等15家交易商入驻。交易中心副总裁崔巍告诉记者,“交易中心将依托东北亚庞大的煤炭市场规模,利用泰德煤网原有24个交割库,并整合第三方交割库资源,使交易市场配送范围能覆盖国内沿海沿江地区。”
对接煤储基地
尽管刚刚起步,但交易中心仍提出今年下半年实现5000万吨交易量的目标,而2012年和2015年将迅速增长至2亿吨和5亿吨。
交易中心副总裁崔巍表示,依托现有两大钻石级会员开滦集团和泰德煤网,交易中心下半年实现5000万吨交易量的问题不是很大,而且随着正式运营和业务推广,预计交易中心8-9月份还将迎来企业的入驻高峰。
业内认为,交易中心提出的100%合同兑现保障更有可能成为电力等下游企业通过交易中心采购煤源的主要动力。
此前,由于历史原因,电煤合同兑现率一直偏低,这已成为煤电扯皮的一大诱因。
崔巍表示,每年签订重点合同煤7亿-8亿吨,但最终履约的量可能不及一半,而如果在交易中心签订交易合同,如果不履约,违约一方将会被罚没“交易保证金”,而相关合同交易中心也将代为履约。
龙口矿业集团驻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则道出另一助涨交易量的原因,“交易商需要在交易中心注册公司,而大连当地将给予丰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这将能大幅减少相关企业在煤矿所在地直接交易所产生的费用,这对企业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
交易中心的成立,也让大连当地政府“无中生有”。
据了解,大连本地并没有煤炭资源,却能通过交易中心实现可观的煤炭税收,因此交易中心一开始就获得辽宁省和大连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大连市还专门成立了建设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领导小组,由市长李万才任组长。
开滦集团也有其自身的考虑——希望借助交易中心与其主导的煤炭储备基地对接,以打通该供应链上下游。
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开滦主导的曹妃甸国家级数字化煤炭储备基地近日将正式成立股份公司并开工建设,全部两期工程建成后年流通规模能将达到1亿吨。”
本报注意到,作为交易中心投资方的泰德煤网也是该储备基地股东之一,占股7%。崔巍表示,交易中心希望通过整合和协同煤炭流通服务资源,并与国家煤炭战略储备体系有机结合,建立贯穿交易、结算、交割全过程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以提高煤炭购销合同履约率,引导供需平衡。
目前,泰德煤网在全国共有24个交割库,一旦能整合第三方交割库资源,则能确保业务范围覆盖国内沿海沿江等主要用煤地区。
而龙口集团的位于山东龙口的煤炭储备基地也将会成为交割地,该基地是目前唯一已运营的煤炭储备基地。
上述龙口煤业集团人士对本报表示,这也是龙口集团进驻交易中心的原因所在,不仅能加大煤储基地的吞吐量,也能提高基地的第三方服务收入。
煤炭市场体系重构
实际上,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并非国内第一个以“煤炭交易中心”命名的机构,此前已有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和秦皇岛港煤炭交易中心成立,“但最终却没能发挥真正交易中心的功能。”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依托山西煤炭资源,但由于其机构的政府背景,目前更多是承载着代替政府收取煤炭出省费用的职能,而秦皇岛港煤炭交易中心也仅局限于秦皇岛港的煤炭贸易。”一位熟知中国煤炭交易体系的专家告诉本报。
因此,此次东北亚交易中心的成立,被寄予重构国内煤炭市场体系的厚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交易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中国煤炭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与方向,将能实现生产运需各方的自主衔接与自主定价,减少对政府的依赖。”
2005年,国家改革煤炭订货制度,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由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制度,随后在2006-2008年改为召开产运需衔接会。但实践证明,这仍然无法消除计划经济的影子,且效率低下。
2009年12月,国家发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完善煤炭产运输衔接的指导意见》,使得产运需衔接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在原有市场体系难以为继,市场衔接出现空白之时,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钱平凡等在内的研究团队,一直试图推动国内传统煤炭市场体系向新型煤炭市场体系转型。
钱平凡认为,“支持传统订货体系的两个前提条件已正在迅速淡化乃至完全消失,一是国家向供需双方下达任务指标,二是铁路运力短缺的外在约束。”
对于前者,目前政府已基本退出。而铁路运力随着铁路投资加大与加快,也将很快得到解决。
崔巍表示,到2012年,目前对煤炭交易市场存在制约的铁路运力问题可能就已不成问题。
与此同时,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更为积极。
200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拟定并提交了《中国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方案与政策研究》,其中明确提出:计划用3-5年时间,分阶段重构中国煤炭市场体系,力争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在2010年建成试运行。
其基本框架为: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导交易平台,以区域煤炭交易中心为辅助交易平台,以供需双方长期供货合同为基础,近期主要组织定期煤炭交易会,并开展煤炭现货交易业务,时机成熟时推出煤炭柜台交易与期货交易。
交易中心在定位上回避了是否作为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或区域交易中心的问题,但其实际交易范围除国内市场外,还覆盖了东北亚周边几个国家。
“全国性煤炭交易中心可能就不建了。”一位与会煤炭企业代表猜测说。
但这一问题目前尚不得而知。此前规划的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可近期并未获实质性进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