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关系国家能源安全,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举措。我国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几年投资将达3万亿元。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石嘴山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支持石嘴山市建设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充分表明了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心。近几年来,石嘴山市顺应发展大势、抢抓政策机遇,把发展以光伏产业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引进和实施了中节能、国电集团、无锡尚德、浙江正泰等一批业界领军企业投资建设的光伏项目,中节能尚德10MW和浙江正泰10MW太阳能电站项目已经国家批准并网发电,国电集团5000吨多晶硅、宁沪太阳能250MW电池组件等项目快速推进,宁夏阳光硅业4500吨多晶硅一期已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以及光伏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市光伏产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按照打造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抢占制高点,引领全市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要坚持规划引领。把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起来,确保光伏产业与全市经济发展共享共融。明确发展目标。力争五年内使多晶硅产能达到2万吨,单晶硅产能达到1000吨,太阳能电池片产能达到5400万片,太阳能组件产能达到100MW,太阳能光伏电站总装机量达到350MW,努力把石嘴山建成光伏材料和组件生产基地、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基地、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和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基地。突出发展重点。坚持一手抓研发,一手抓生产,形成以太阳能光伏为主体、以风能和生物质能为补充的新能源产业体系,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园区特点和优势,坚持规划先行,重点抓好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石嘴山工业园区侧重于前端产业,重点发展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站;石嘴山经济开发区和平罗生态经济区侧重于发展中端和后端产业,重点发展以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电池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重点的产业集群。
二要狠抓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抓手,努力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形成建成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洽谈引进一批、长远储备一批的发展格局。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强与中节能、浙江正泰、国电集团、尚德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着力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和风电基地,培育2至3家产值过10亿元、6至10家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促进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狠抓在建项目。加快宁夏阳光硅业4500吨多晶硅和国电科环5000吨多晶硅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加快日晶公司200台(套)单晶炉、宁沪太阳能公司150MW、天得公司200MW、浙江正泰100MW、江苏欧贝黎100MW、山东力诺100MW等电池组件项目建设,打造西部最大的太阳能光伏装备生产基地。加快中节能公司、无锡尚德、浙江正泰、比利时羿飞、国电公司、江苏宜兴晶德等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力争早日并网发电。加大招商引资。深入研究对接国发[2007]38号、[2008]29号、宁政发[2009]134号等政策,积极组织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示范工程”,在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政策、项目和资金上实现新突破。借助光伏产业论坛平台作用,紧盯配套招商,突出产业招商,发展壮大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及终端应用产品等光伏生产企业,做大主业;扶持发展一批蓄电池、逆变器、电池线等光伏发电系统的配套项目,做强配套产业;引进建设一批坩锅、粘合剂、氮化硅、硼等硅片生产的耗材生产企业,做优辅业,形成比较完善又独具特色的光伏产业体系。
三要加快科技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动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层次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积极推广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等关键技术,带动我市光伏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依托宁夏日晶公司自治区级光伏产业研发中心、宁夏阳光硅业企业技术中心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科研优势,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围绕突破硅料提纯和光电转换效率两大技术瓶颈,加强对光伏产业发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积极拓宽产业链上游业务,抢占光伏产业制高点。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重点引进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投身光伏产业,鼓励企业与宁夏理工学院、石嘴山职业教育中心等院校联合培养光伏应用人才,努力为我市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要强化政策支撑。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补贴政策,研究制定我市太阳能开发利用、风能发电价格补贴、土地优先利用等政策,对光伏企业实行财税奖励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产业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加大重大建设项目、示范工程中自主创新新能源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支持新建太阳能住宅、太阳能小区。建立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机制,引导金融企业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符合产业政策的新能源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资金难问题。建立新能源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推广应用和光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石嘴山光伏产业优势和亮点
光伏产业是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领跑者,是转变新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者。石嘴山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工业基础,发展光伏产业条件得天独厚。
矿产资源丰富。石嘴山市境内硅石资源质优量大且运输距离近,基础储量达42亿吨,硅石的二氧化硅平均含量达99.6%以上,为多晶硅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保障。
产业配套齐全。位于石嘴山工业园区的西部热电厂、国电石嘴山发电厂能够提供可靠稳定的蒸汽,西部聚氯乙烯公司12万吨PVC、英力特化工股份公司10万吨PVC,能够保障氯气原料供给,为项目建设节省大量投资。
气候条件优越。据30年气象统计资料显示,石嘴山市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达到3083.65小时,仅次于青藏高原,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充足的光照资源。
电力供应可靠。每吨多晶硅约耗电20-25万KWH。石嘴山市是宁夏电网重要的电源基地和负荷中心,充足的电力供应和完备的输变电系统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完备。石嘴山现有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工业园区3家,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各园区路网纵横交错,交通四通八达,给排水、天然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为光伏产业发展打造了良好平台。
人力资源充足。石嘴山市现有劳动力28万人,技术工人15万人。宁夏理工学院等6所大中专学院,每年可为各类企业提供所需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技术工人。中色(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可为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政策支持有力。石嘴山市已被国家列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以多晶硅为重点的光伏产业已被列为经济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基地建设有望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
光伏产业是石嘴山的新兴产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江苏阳光集团投资建设的一期年产1500吨多晶硅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国电集团年产5000吨一期2500吨多晶硅项目正在紧张建设;日晶电子年产200台套单晶硅炉已经投产;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和无锡尚德合资建设的全国最大的10MW荒漠太阳能发电项目和浙江正泰集团10MW荒漠太阳能发电项目已经并网发电;宁沪太阳能一期50MW电池组件项目已经投产;国电宁夏分公司10MW太阳能发电、比利时羿飞10MW太阳能发电项目正在建设。项目建成后,石嘴山将形成9500吨多晶硅、500吨单晶硅、200MW电池组件和140MW光伏电站的能力,实现产值60亿元,利税12亿元。
产业链日趋完善。以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和国电宁夏太阳能公司为龙头,形成了从“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产业链。
产业集聚之势开始形成。在石嘴山工业园区集聚了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和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两家多晶硅生产企业,在石嘴山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单晶硅和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企业间形成了相互依存、配套协作的密切关系。
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石嘴山光伏生产企业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注重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注重挖掘国际知名光伏专家的人脉资源,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目前,已经投产的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多晶硅品质达到9个9,耗电为200度/千克,同时实现了多晶硅生产工艺的全联动和全配套,实现了洁净环保生产目标。
石嘴山光伏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石嘴山将按照“围绕一个战略目标、规划三个产业园区、建设四个示范基地”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国家光伏产业基地。
围绕一个战略目标。把光伏产业作为石嘴山的新兴主导产业,力争五年内使多晶硅产量达到1万吨,太阳能电池片产能达到5400万片,太阳能组件产能达到400兆瓦,努力建成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
规划三个产业园区。根据各工业园区的特点和优势,坚持规划先行,重点抓好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把石嘴山工业园区作为多晶硅、有机硅等硅材料产业区,石嘴山经济开发区和平罗工业园区作为单晶硅、硅片及电池片、电池组件产业区,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光伏产业体系。
建设四个示范基地。按照“突破上游、做大中游、开发下游、占领高地、扩大应用”的原则,积极规划实施一批光伏产业生产和应用的大项目、大工程,推动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着力打造光伏材料和组件生产基地。依托江苏阳光硅业年产4500吨、国电科环集团年产5000吨多晶硅、日晶电子公司年制造200台单晶硅设备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使多晶硅产量、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生产能力快速扩张,成为全国光伏材料和组件生产基地。二是着力打造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基地。支持引进国际先进高纯硅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快消化吸收西门子工艺技术,掌握还原炉系统、尾气干法回收系统以及全过程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在高纯硅料、多晶硅铸碇切片等领域应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努力在关键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是着力打造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积极争取将石嘴山市列为自治区和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加强各方协调,扩大区域合作,以沿贺兰山一线、毛乌素沙漠西部为两翼,规划建设国家级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四是着力打造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基地。研究对接国家关于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财政补助政策,积极拓展光伏产业应用领域和空间,建设一批示范性太阳能电站,支持兴建太阳能住宅、太阳能小区,在城市道路、广场和公园推广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引导和推动光伏产品的普及应用,开拓光伏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