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节能投资新机制,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的投资,帮助企业排除了节能项目的资金和技术障碍
“从省外的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宝利集团、天津丰田汽车、马鞍山钢铁、四川绵阳路灯、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到省内的胜利油田、青岛啤酒、潍柴动力、晨鸣纸业等大型工矿企业、院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均通过我们进行了节电技术改造,后期综合节电率都在20%以上。”在日前启动的潍坊市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应用会议上,山东瑞思高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黎明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和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服务方式吸引了众多参会企业代表的注意力。
来自潍坊的近200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负责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全国上下谋求“转方式、调机构”的关键时期,山东合同能源管理先行一步,备受社会关注。
“国字号”文件力推合同能源管理
1998年,我国实施了“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分别在北京、山东、辽宁成立了3个示范性的节能服务公司,由此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了我国。2010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4月2日,国办字【2010】25号文件即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重要意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完善相关会计制度并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
在全国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高度重视扶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省合同能源管理的龙头企业,山东瑞斯高创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壮大。“2006年,山东瑞斯高创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我们潍坊学院进行了综合节电改造,整 个项目 涉及 改造电能总量4300KVA,工程装机规模44台,投资近300万元,综合节电率20%,每年节省电费近百万元。实现了我校零投资、无风险,不仅为我校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开创了国内高等院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先河,在社会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潍坊学院总务处处长马守忠表示。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节能投资新机制,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的投资,帮助企业排除了节能项目的资金和技术障碍。”山东瑞思高创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助理李凡介绍说。
第三方投资创造多赢局面
合同能源管理的具体模式和运作规范是怎样的呢?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主体是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能源管理合同,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方案设计、技术选择、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人员培训等一整套系统化服务。在合同存续期间,节能服务公司确保实现所承诺的节能指标,与客户分享节能改造带来的节能效益;合同期满后,用能单位将获得节能设备所有权和全部的后续节能收益,是一个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先进模式。
“通过吸引第三方资金为用能单位购买节能产品,对减少的能源费用以分成方式让第三方收回投资,并实现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的盈利,用能单位零投资、无风险,投资方3年左右就可收回设备投资,节能服务企业也能获得利润。”刘黎明告诉记者。
这一先进的产业模式赢得一致好评。“节能降耗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形成全社会的共识,积极探索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瑞思高创既是一个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探索者、实施者,也为促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先期开展了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有益探索,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潍坊市副市长陈白峰在听取了瑞思高创、潍坊学院、潍柴动力等单位的情况介绍后,针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发表了上述意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第三方资金的介入,合同能源管理大大降低了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双赢”甚至“多赢”之举。“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既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有力措施,也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在合同能源管理中受益的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亿财政补贴助力合同能源管理
记者还了解到,在本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明确今年将拿出20亿元财政补贴,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其中奖励条件为年节能量100吨标准煤以上、10000吨标准煤以下的项目,中央财政奖励240元/吨标准煤,地方配套奖励资金不低于60元/吨标准煤。国家发改委将会同财政部对符合财政奖励资金申请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公告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及业务范围。
“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行方面,山东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利好消息的传来使得合同能源管理终于迎来了行业春天。”刘黎明兴奋不已。
此外,有消息称,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税收、信贷支持的实施细则也有望在7月份出台,我国的节能服务市场前景可观。据了解,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从单位产品能耗看,8个高能耗行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有业内人士称,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有望保持30%-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有望高达4000亿元。(据:经济导报 记 者 王清林 李丽雪)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