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山西焦煤集团转变观念 高碳产业低碳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4/2010 08:42:58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炼焦煤生产企业,如何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这一课题在山西焦煤得以破解。

  依靠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率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是国有煤炭企业应尽职责。多年来,山西焦煤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广先进技术、设备、工艺,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山西焦煤马兰矿2#煤层1米左右的狭窄空间里,有一套型号较小的刨煤机正在轰鸣作响,源源不断地向地面输出煤炭产品。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套从德国引进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化无人自动化薄煤层刨煤机,最高日产可达6000多吨;有了这套设备,原先弃采的厚度在1米左右的薄煤层都可以得到开采利用,既节约了煤炭资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山西焦煤镇城底矿,3套轻型低位放顶煤支架已经投入使用,开辟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新途径,资源回收率提高了15%。在山西焦煤屯兰矿,已经装备了国内第一套全部国产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实现了2#、3#煤一次全部回采,资源回收率提高了20%……

  山西焦煤在矿井生产方面不吝钱财、舍得投入,重视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先后在各大生产矿井推广应用放顶煤技术和大采高智能化综采设备,实现复合煤层及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提高资源开采效率;采用国外先进的薄煤层刨煤机和三轴螺旋钻式采煤机,有效开采薄煤层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采用矮型综采设备,回收边角煤资源,杜绝丢煤现象,最大限度地开采、节约煤炭资源。

  “不单单是依靠引进技术和设备,我们更注重是自主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山西焦煤技术中心的负责人说,2009年,山西焦煤自主研发的4—5米的厚煤层高效安全全厚开采新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他介绍,“应用这套技术,仅一个600米走向的工作面回收煤柱计算,就能比沿煤层底板巷道布置放顶煤多产36.65万吨。”

  通过不断引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目前,山西焦煤的矿井的采区回采率达到了83%以上,工作面回采率达到了95%以上,不仅拉动了难采煤层的产量,还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提高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煤炭洗选加工是山西焦煤实现高效生产、低碳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改造的重点。为此,山西焦煤在全国率先大面积推广使用国际领先的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洗选工艺,对所属的28座洗煤厂全部实施技术改造,不仅使洗选效率提高了10%、精煤回收率提高了6%—8%,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多煤层联合配洗过程中难洗煤层洗选效率低的问题,增加了高硫、高灰煤层的洗选比例,为多煤层配采、配洗扫清了技术障碍,提高了煤炭产品的品质。如今,山西焦煤的煤炭产品在市场上广受赞誉,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其中,炼焦煤产量占全国炼焦煤生产总量的近20%,稳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炼焦煤销量占国内主要钢厂供应量的10%以上,占国内前18家钢厂供应量的25%左右。

  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优化产业结构

  山西焦煤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和先进的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围绕“煤—电—材”、“煤—焦—化”两条产业链,着力延长和拓宽产业链条,初步实现了资源的跨产业循环利用。

  在山西焦煤所属子公司西山煤电古交矿区,矗立着全国最大的燃用洗中煤的坑口电厂——古交发电厂。该电厂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具有煤电联营、坑口电厂、燃洗中煤、环保脱硫、直接空冷、污水利用、封闭式储煤配煤、GIS组合开关等多方面的优势和特色。电厂规划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2×30万千瓦项目已经全部建成投产,每年至少“吃掉”180万吨洗中煤、煤泥、煤矸石,比燃用原煤节约一半成本,煤转化为电的增值高达7至9倍;二期2×60万千瓦项目已经开工,2010年可建成投产;三期为2×60万千瓦项目。三期工程全部完工后,整个电厂可燃用至少1000万吨副产品,相当于再建一座1000万吨的特大煤矿。届时,古交地区全部的洗煤副产品将被“吃干榨尽”。古交发电厂同时是“煤—电—材”循环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其在产生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粉煤灰和废渣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将通过建材产业被加工成陶粒、粉煤灰砖、水泥添加剂等新型建筑材料,投放市场,产生效益。

  在山西焦煤吕梁山工业园区的庞庞塔煤电一体化项目,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煤炭开采、综合加工利用的洁净生产之路。在临县城庄沟杨寨村附近的建设现场,在建斜井正上方的地面上铺设着几条粗长的管道,管道下方连接着的众多小管道插入了地层,像是几条巨型蜈蚣爬在地面。据项目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当地地表水丰富,因此专门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地表水冻结技术,通过输送液氮至地下,冻结地层中的地表水,然后在冻结的地层中建设巷道。据他介绍,这种技术应用的花费不菲,几占整个矿井建设资金的2/3,“但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确保安全建设,这种投入很必要。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很划算的!”。该矿区千万吨煤电一体化项目包括,年产1000万吨原煤的生产矿井1对,配套年入洗原煤能力1000万吨的洗煤厂一座和4×300MW发电厂一座,以及一条从临县铁路支线到洗煤厂装车点的全长15公里的铁路专用线,计划2012年全面建成投产。届时,将初步形成煤电融为一体,上下游产业联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按照“依化补焦、焦化并举”的发展思路,山西焦煤所属子公司山西焦化循环经济园区以焦炭生产为基础,向煤焦油深加工和煤气深加工延伸。近几年,相继建成了30万吨/年焦油加工项目,150万吨/年焦炉扩建项目、20万吨/年甲醇项目和10万吨/年苯加氢项目。当前,“18?30”化肥异地改造项目和干法熄焦项目也正在着力推进。其中,30万吨/年焦油加工项目焦油蒸馏装置,是引进法国工艺技术,采用常减压多塔蒸馏工艺,是目前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生产工艺,单套装置处理能力为全国最大;20万吨甲醇/年装置综合利用了现有焦炉气,采用煤制气进行补碳;10万吨/年粗苯加氢装置采用了中国石化石科院SED环丁砜法工艺包技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物的排放。该园区已经形成了焦炭、焦油、粗苯、甲醇等多套规模化的生产装置,通过对煤炭产品进行加工,能够生产出50余种化工产品,最大限度地从煤炭原料中提取产品和效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吃干榨尽”。

  山西焦煤坚持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推进“煤-电-材”、“煤-焦-化”两条产业链为主导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早在2005年,山西焦煤的两个子公司——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山西焦化集团公司就被确定为山西省仅有的两家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的试点单位。2009年,山西焦煤获得了由山西省环保厅授予的“蓝色企业称号”,同时被山西省环境与资源保护协会授予山西省六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荣誉称号。

  而今,山西焦煤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明确地提出了引领企业发展的“六大发展战略”(本质安全型支撑战略、规模品质领先战略、循环经济主导战略、新产业跟进推动战略、经济多元化促进战略、和谐创新文化引领战略),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到了企业发展战略层面。按照能源一体化综合开发的要求,山西焦煤大手笔规划建设古交、兴县、汾阳、吕梁山、王家岭、山西焦化六大循环经济园区,着力在建材、化工产品的深度开发合作方面寻求突破,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煤炭拉动向煤炭、电力、焦化协调拉动的转变,提高废弃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综合效益,真正实现循环产业链的闭合循环,取得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推进转型发展 培育绿色经济

  转型是山西焦煤实现可持续发展、走低碳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是山西焦煤确定的新时期新阶段改革发展的工作主题。多年来,立足转型发展,山西焦煤坚持‘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能发展、清洁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积极治理矿区、美化环境,更多地担负起了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

  在固废物综合利用上,山西焦煤积极进行塌陷区土地复垦整治,覆土、垫浅、恢复原地形地貌,探索用煤矸石、粉煤灰充填采空区措施,积极利用电厂粉煤灰、炉渣制砖、铺路、填沟造地,促进了固废物的综合利用。把煤矸石的治理利用作为重点,新建和改造了白家庄、太选、南关、李雅庄、辛置、方山六座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年利用矸石量约130余万吨。采用“自下而上、分层碾压、黄土覆盖、复垦绿化”的办法对矸石山治理,对矸石山植树绿化,种植瓜果蔬菜,累计植树面积达到2000余亩,减轻了矸石山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改善了矿区的环境质量。据初步统计,近两年来,共计投入32.5亿元进行采煤沉陷区、棚户区“两区”改造,累计投入近10亿元进行储煤场封闭、矸石山治理、热电联供等环保项目,投入近5亿元进行矿区标准化建设。

  在煤层气综合利用方面,山西焦煤把瓦斯更多地当作是热值高、无污染的宝贵能源,积极加强瓦斯抽采和综合利用。山西焦煤的 11个高瓦斯矿井有8个建立了地面瓦斯抽放系统,3个建立了井下瓦斯移动抽放系统;同时,已经建成沙曲矿、杜儿坪、东曲、马兰四座瓦斯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4200千瓦。还在屯兰矿建设了燃煤锅炉改烧瓦斯气项目,每年利用瓦斯约490万立方米,节约燃煤1万吨,比燃煤锅炉每年可节约费用310.5万元。目前,山西焦煤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下与英国辛迪克公司合作开发瓦斯发电项目,争取国家和地方的节能减排专项补助资金,力争到2010年底将11个高瓦斯矿井全部建成瓦斯电站,最终形成25万千瓦装机的瓦斯发电规模。这些瓦斯发电项目的运行,既节约了能源,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又避免了瓦斯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当前,山西焦煤正在积极探讨高浓度瓦斯液化项目、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项目,准备建造一个1万立方米和两个2万立方米的瓦斯储罐,保证上万户居民的用气和工业锅炉用气;与此同时,山西焦煤积极拓展瓦斯抽采利用领域,从居民家庭用气、发电等,向煤化工产品领域发展。

  在矿井废水治理利用方面,山西焦煤在大部分生产矿井建起了污水净化站,在选煤厂全部建起污水闭路循环系统。矿井污水和矿区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回用于井下喷淋、选煤补水、电厂循环冷却水、地面清洁、绿化、消防用水,矿井水利用率达48%,每年节约净水1600多万立方米。古交矿区位于汾河上游,为了保护母亲河汾河的水质不被污染,山西焦煤积极建设了一座中心污水处理厂,回用于古交发电厂辅机的循环冷却,不仅使古交地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还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净水资源。2008年11月,古交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也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减轻汾河流域水体的自净负担,为早日重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秀丽景色再做贡献。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山西焦煤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至1.94吨标煤,固废达标处置率达100%,废气排放达标率99.86%,废水排放达标率98.33%,各项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成功与否仅凭传统的经营业绩、财务数据、行业排名等指标已经远远不够。优秀企业更要致力于创造更广义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山西焦煤董事长白培中表示,“山西焦煤将以自身不懈的努力,推动整个产业链走上绿色发展、转型跨越之路,联合、引导与协助各个合作方,共建绿色生态链,实现自然环境、行业发展、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和谐的亿吨级现代型国际化能源大集团,为新基地新山西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