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第一个全国性的燃料油销售公司6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销售公司下设7家分公司和1家全资子公司,业务涉及天津、山东、广东、浙江、福建等七省业务。这个全国性的燃料油公司在成立伊始,就担负起统购统销中石化下属所有企业的燃料油业务。
在该公司成立揭牌当天,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总裁王天普等众高管悉数到场,中石化集团对新成立的燃料油销售公司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直以来,中石化都是国内最大的燃料油供应商和生产商,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石化的燃料油约占国内30%的市场份额。
“建立燃料油公司就是希望能在燃料油市场上形成自己的价格。”6月8日,中石化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左兴凯对本报记者指出,整合之后的燃料油平台可以统一中石化在国内和国外的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进口价格和国内销售价格的双重可控。
中石化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此前中石化的下属炼厂和销售公司在燃料油销售和进口方面往往各自为政,导致在海外进口和国内销售两方面的价格不一。
自从2004年1月1日国家取消燃料油的进出口配额起,中国燃料油市场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燃料油市场逐渐呈现市场开放程度高、竞争激烈等特点。上述中石化专家表示,由于我国燃料油进口资质放开,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众多,交易单往往是几吨十几吨的小规模,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根本没有定价权,通常被炒家分而狙击。
据左兴凯介绍,中国企业采购燃料油的进价一般按照交货日的前两日和后两日的平均价格计算。“很多国际市场炒家通过相互操作,在我国企业装船的前后两天联手拉几个单子把价格炒上去。”他认为,中石化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发言权,解决各个下属公司分散经营出现的问题。
“燃料油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如果我们不考虑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中石化实际上就将成为受害者”。
左兴凯表示,中石化产出燃料油每年约在五六百万吨,加上进口量,每年燃料油经营量约为1000万吨。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燃料油数量在2000万吨上下,是世界主要的燃料油进口国。虽然作为主要供应方,但是中石化并不掌握市场定价权。燃料油贸易企业在与国外油商进行交易时,都是按照新加坡燃料油市场的现货价格为基础计价。
整合燃料油业务,集合力量增大议价能力之外,中石化看重的是燃料油未来的市场商机。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燃料油表观消费量达到3400万吨,而中石化目前的市场占据率为30%。在中石化统一燃料油销售平台之后,将会有2000多万吨燃料油的市场空间尚待攻取。
左兴凯表示,中石化燃料油销售公司将会主要以建材和船舶用油为销售发力点,在建材领域中,燃料油的性价比优势将十分明显。目前陶瓷玻璃等建材企业,将有很多企业改用燃料油来替代煤炭作为烧制产品的能源。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