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清洁能源技术引进的前车之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7/2010 13:06:38   来源:中国煤炭报   作者:邵恩

  在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近10天的中国之旅中,清洁能源,是其说得最多的词汇。

  从香港的“清洁能源及环保行动论坛”,到清华大学的演讲,时间在变,地点在变,听众在变,但骆家辉讲话的主题却始终围绕清洁能源。他表示:“在全世界,能源是一个6万亿美元的市场,其中清洁、绿色能源的市场成长最为迅速。”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广义上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潮能、海水温差发电等。

  以清洁能源为代表,骆家辉希望能推动美国对中国大量的技术及产品出口。

  5月24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在中美战略对话第二场会间向外界透露,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是目前中美两国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点。根据中美签订的新协定,双方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技术和清洁煤三个领域。

  在上述三个领域,中国市场巨大。在清洁煤领域,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生产和消费国。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清洁煤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清洁煤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燃烧洁净技术,二是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包括洁净煤发电、煤液化、煤气化等技术。

  早期,我国引进了大量清洁煤技术,但由于引进的技术并不都是完善的技术,使得我国成为国外清洁煤技术的“试验场”。以煤气化技术为例,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煤气化技术,包括早期引进的Lurgi炉(加压固定床气化炉)、U-gas炉(加压流化床气化炉)、Texaco炉(加压气流床气化炉),以及近期新一轮引进和拟引进的BGL炉(碎煤熔渣气化炉)、Shell气化炉等。

  据了解,目前,只有我国使用如此众多种类的煤气化技术,许多盲目和不成熟技术的引进使我国付出了惨重代价。比如,投资数亿元建于上海的世界上惟一工业化的U-gas引进气化装置,早已于2003年退出历史舞台;而上海某焦化企业的巨额投资,如今已是一堆废铁。

  此次,骆家辉不遗余力推销美国清洁能源技术与产品,无疑是看中了中国的市场潜力。据美国商务部预计,到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但在骆家辉推销的同时,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条例的存在。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高技术产品自美国进口比重,从2001年的18.3%下降到2009年的7.5%。

  为了改善对中国的出口,骆家辉称,美国将在2010年夏天重新评估对华出口政策,出台新的出口管制体系,为美国对华技术方面的出口提供便利,但他并没有透露可能放宽对华出口管制的具体领域。

  受制于出口管制,美国很难向中国出口真正的先进技术。美国对高技术是极度封锁的,即使我们能够获得,也会有很多附加条件,要  价将很高。就过去的情况而言,美国给中国的都是一些已经淘汰或即将淘汰的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清洁能源产业优势明显,而我国清洁产业虽然投资巨大,但起步较晚,需要美国的技术支持。这就需要国内企业在引进清洁煤等技术时,防止美国把落后的技术推销给我们,避免沦为美国清洁能源的加工厂。

  同时,国内企业应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煤技术,使我国成为清洁能源技术主要创造国。政府应高度重视清洁能源技术,加大对技术研发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