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能卖钱,舍不得烧了。”6月2日,肥西县丰乐镇曹祠村村民张振前正忙着用机器打捆油菜秸秆,“给经开区一家公司作燃料能卖一笔钱。每运走一吨秸秆,政府还给补贴100元钱。”
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是生物质能利用最为传统的方式。6月2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近几年我省生物质能利用发展迅速,目前全省每年约有1500万吨秸秆用于生物质能产业,占全省秸秆总量的25%。随着煤气灶在农村普及,农户“消化”不了的秸秆,往往在田里一烧了之,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威胁交通运输安全,甚至于“呛”得城市喘不过气来,这已成为麦收时节一个令人头痛的顽症。近几年来,各地纷纷推出秸秆禁烧令,同时拓展秸秆肥田化、饲料化、能源化和工业化利用,努力让秸秆更多地“变废为宝”。
“我家的18亩棉田,能产6吨秸秆,留1吨烧火做饭,其余5吨卖给电厂。”望江县洪湖村棉花种植大户方胜明说,前几年,秸秆大多是就地燃烧或沤进田里,2008年起秸秆能外卖到大唐安庆生物质能发电厂作燃料,一年有近千元收入。总投资2.8亿元的大唐安庆生物质能发电工程,是我省首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2008年10月投产,每年消耗利用秸秆22万吨,增加农民收入6000万元,节约标煤10万吨左右,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目前,我省已建成安庆(大唐)、宿州(华电)、宁国(凯迪)三个秸秆发电项目基地。
秸秆生物质能利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5月下旬,“国能临泉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评审。这个总投资2.6亿元的项目投产后,每年能消化周边地区15.3万吨小麦、玉米秸秆。专家介绍,一个装机3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每年可吸收20万吨的秸秆。据了解,我省已先后核准五河、桐城、含山等一批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合计装机容量约30万千瓦,投产后年消耗秸秆近200万吨。怀宁、南陵、当涂、霍邱、全椒等一批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刘纯友)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