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2天的2010年第二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31日在德国波恩启动,182个国家的政府代表与会。这是去年年底哥本哈根会议后,联合国气候谈判各方首次开始实质性磋商。然而,各方的主要分歧仍未化解,气候谈判的未来尚存诸多变数。
本次谈判如果进展顺利,与会的谈判代表将于下周开始讨论长达40多页的文本草案,把哥本哈根峰会中未能取得进展的部分继续进行下去。
此次谈判的焦点之一仍是资金问题,发达国家的“口是心非”让外界非常担忧。《哥本哈根协议》中的发达国家资金支持相关条款现在还没有具体实施框架。
欧盟:或提高减排承诺
欧盟委员会5月26日发布报告指出,金融和经济危机大大降低了欧盟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成本,因此欧盟应考虑把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由20%提高至30%。
欧盟委员会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就业机会,目前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在争先恐后地朝这一方向努力,试图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占得先机,而金融和经济危机更加速了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不少国家都把经济刺激计划与发展低碳经济结合在一起。
种种迹象表明,尽管欧盟内部还存在反对单方面提高减排承诺的声音,但不排除欧盟可能会在未来气候谈判进程中,择机打出单方面提高减排承诺这张牌,以期赢得主动,向其他国家施压。
另外,欧盟近日大力推行“气候外交”,与拉美及加勒比国家举行了一系列峰会,应对气候变化均是会谈的主要内容。可见,自感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被“边缘化”的欧盟,已在深刻反思后开始调整策略,以求在今年底的坎昆大会上占据主动。
美国:立法进展缓慢
在发达国家中期减排目标问题上,美国始终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美国参议员利伯曼5月12日在参议院提出一份气候变化法案,要在2020年前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7%。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支持这一法案,称其将帮助美国走上清洁能源之路,在这一领域创造更多就业,同时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他期待尽快和两党参议员就此展开协商,争取今年通过这一法案。不过,由于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国会对立情绪严重,当地媒体对这一法案获得通过的前景并不看好。
作为世界主要碳排放大国,美国能否出台气候变化法案直接影响到气候谈判在核心问题上的进程。加拿大总理哈珀已表示,加方将采取观望态度,看美国将采取什么政策规范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因为美加经济联系紧密,加拿大如果采取比美国激进的减排措施,其经济将遭受损害,而当地环境也无法真正受益。
日本:设置减排前提
日本众议院5月18日通过了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案。不过,由于在野的自民党人士担任参议院环境委员会委员长,审议在参议院可能难以取得进展。
该法案提出了日本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提出要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关于日本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法案提出,到2020年要在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基础上削减25%;到2050年要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80%。法案同时指出,实现减排25%中期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所有“主要国家”要就构筑公平且具有实效性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框架和设立积极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
有专家指出,鸠山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相对于上一届政府似乎更为积极,但也存在问题,即日本为减排目标设置了前提条件。日本所说的“主要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然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