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2012年中国废旧纺织品回收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08/2012 08:56:49   来源:中国纺织报

  我国每年对于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不可再生资源--石化产品的消耗非常巨大,而大部分纺织品在几年之后就会变成废旧纺织品被处理掉。这些废旧纺织品被焚烧或丢弃,产生的有害气体和难降解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全球变暖的呼声此起彼伏,生态友好型纺织品日益受到青睐,人们不仅把目光放在生产上,也开始慢慢转向废旧纺织品回收是否与环境相协调上来,人们使用各种手段维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战后,国际回收工业方兴未艾,人们意识到,需要一个国际组织来支持回收工业的发展,为此,1948年,国际回收局BIR成立了。最初,它只是一个非赢利机构,总部设在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主要目的是改善全球回收界的利益。随后,该组织向世界上所有回收市场、机构提供信息、合法文本和最新技术。他们将这一事务看作己任,为世界工业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纺织品回收不仅已成为商业化经济活动,而且属于环境亲密型生态工业,因此,它受到了最热烈的推崇。BIR机构2008年在瑞典哥本哈根大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每使用1kg废旧纺织物,就可降低3.6kg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水6000L,减少使用0.3kg化肥和0.2kg农药。纺织工业大量回收使用废旧纺织物,这一趋势与原生材料的加工生产相比,明显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由此,BIR号召人们:不要浪费废旧纺织纤维,如今它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真正价值所在,再利用或回收废旧纺织物有利于建设我们子孙后代所需的环境。

  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弃纺织品总量约为2400多万吨,得以回收利用的还不到万分之三,且我国的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工作大都局限于一些服装企业、织物企业自己的行为,特别是江浙一带的企业。然而在近日发布的《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到2015年,纤维加工总量可望达到5150万吨,其中15%左右为再生纤维。如此说来,加快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然而,在我国,这项“变废为宝”的工程说起来好听,却不好干。首先,融资难。原本纺织业在金融机构眼里就有“夕阳产业”之嫌,如今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又难免让人与废品收购画上等号,要想靠贷款来解决研发投入的问题,仅凭企业自说自话,金融机构不见得买账。所以,若想这项工程得以实现,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

  其次,原料关。我国的废旧纺织品原料总量很大,完全可以满足企业需求。但是,我国废旧产品回收多为个体经营,规模小,布局分散,而且不具备基本的清洁处理能力。这导致纤维生产企业守着原料“吃不饱”,不得不从海外进口“洋垃圾”。如何让原料与企业顺利对接,填补产业链中间的空白环节,还需思量。

  再次,市场乱。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维护市场秩序,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为防止“黑心棉”趁乱牟利,政府应尽早出台“游戏规则”,以规范市场。

  最后,赚钱慢。旧纤维要变身成新纤维,才会有市场。但有了这个生产过程,势必造成再生纤维的成本高于原生纤维。纺织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它对价格格外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不让再生纤维的推广绊倒在价格这最后一公里上,有赖于优惠政策的倾斜,也有赖于社会共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