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走近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2/2012 10:42:05

  在中国家纺界有不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蓝白布料”,一度走在了失传的边缘。为了探寻中国家纺的艺术魅力,记者采访了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

  痴迷“蓝白世界”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提起蓝印花布,或许能唤起许多人的记忆:出门做客,着一件蓝印花布的衣裳,显得体面;相爱了,送一方蓝印花布的手绢或头帕作信物,睹物思情;出嫁时,除了红漆堂堂的家具,最惹人喜爱的便是蓝印花布的满床铺盖,比如《状元及第》、《鲤鱼跳龙门》,被面上有《凤戏牡丹》,帐檐上有《喜鹊登梅》,腰裙上有《吉庆有余》,枕套上有《梅兰竹菊》,门帘上有《富贵满堂》,棉袄上有《长命百岁》,桌布上有《和合二仙》……每一幅图案都寄寓着普通百姓的美好理想与诚心祝愿。

  “蓝印花布,也称苏印。”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告诉记者,“它由两色相配而成,蓝白互间,相得益彰;它以简洁、明快的图案,细腻、古朴的刀法,清雅、含蓄的意境,展示了玉容天姿和独特的魅力。”

  吴元新,中国印染行业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他一生从事蓝印花布工艺的研究、传承和创新工作,创办了中国唯一一所蓝印花布博物馆。他被国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受到了国务院总理的称赞。

  吴元新的家乡盛产一种蓝草,是天然的染料。当地人织好的白布需要染色时,就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石灰和黄豆粉调成防染剂,用刮浆板把防染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蓝草染缸,晾干后刮去防染剂,即显现出蓝白花纹。蓝印花布就是这样制成的。用蓝印花布做成各种日常用品,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唐代就已经流行于民间。

  吴元新17岁中学毕业后进入当地的印染厂,从一名普通的印染工人开始逐渐学会了刻板、设计花样,成为工厂的业务骨干。23岁时他又进入专业学校学习纺织、印染技艺,他埋头苦读,把在工厂学到的经验和在书本中看到的知识结合,他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人撰写过蓝印花布的历史和发展的书籍。毕业后,当地的旅游工艺品研究所聘请吴元新担任蓝印花布工艺研究室主任,专门从事蓝印花布工艺的研究和开发,这很合吴元新的意。他四处网罗蓝印花布工艺人才,创办了一个小工厂,作为生产和试验基地。他还在民间寻找古代留存的珍贵的蓝印花布,从它的纹样、色光、刀法、布质、手感、款式着手,研究它的历史、产地、工艺,以及人文、美学、实用价值。

  他不仅在南通大办展览,还到上海、美国欧洲等地举办展览,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中国传统的布料是蓝白相间的,穿起来很古朴、典雅。吴元新一边扩大蓝印花布的影响力,一边设计新的花样,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渐渐的,他的产品在展览上得到了认可,开始有人订购时新样式的蓝印花布产品。吴元新把销售得到的钱又投入到开发产品、收集民间珍品维持博物馆运营上,这样周而复始,他的博物馆规模越来越大,开发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抢救“蓝印艺术”

  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吴元新感慨万千。他诚恳地说:“下一步该怎么走?怎么能把蓝印花布传承好?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怎么能不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消失?

  随着现代印染工业的兴起,蓝印花布——曾经盛极一时的潮流即将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甚至开始消亡,沦为被保护的对象。

  2003年,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力度,国家邮政总局也为吴元新发行了一套明信片。其中4张《狮子滚绣球》、《凤戏牡丹》、《双鹤呈祥》、《富贵长寿》为吴元新蓝印花布馆内的珍藏品,另外4张《纺织图》、《十二生肖》、《彩陶影像》、《奔马图》为吴元新设计的蓝印花布壁挂。

  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说,他有幸结识了一位踏访各地、寻觅遗存、保存手工、活态延续的“颇具见识的传人吴元新”。

  吴元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蓝印花布是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美的创造,祖先留下的蓝印花布纹样还有很多散落在各个地区,没有被抢救的比我们所抢救的要多得多,还有待我们去发掘、整理、抢救和保护。”

  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吴元新,在蓝印世界躬耕30余年,历经学习、收藏、研究、创新、开发,竭尽全力弘扬和传承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蓝印花布,使乡土气息浓郁的蓝印花布艺术顺着时代前行,成为蓝印花布之乡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