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杰”服装展示厅
在采访前,记者听人说起了这么两个小故事。
高泉军,曾是常熟批发界的名人,事业高峰时一年批发60多万套服装,一套服装利润约10元。可就是这么容易做成的生意,2003年他全身而退,选择去做品牌,于是有了现在的“高氏杰”。
邵建国,他在T恤前面画上骷髅头,被母亲批评为“我儿子在做不三不四的衣服”。可正是这样的另类,让他的“摩力少年”靓仔装的批发生意越做越红火。然而,2010年他却不顾亲人的反对,毅然选择了转型,取得时尚男装品牌“维加斯”的总代理,誓做有文化的品牌。
“转型做品牌,是为了更好地坚守。”在我市,“基达”、“烈驹”、“威尔豪派”、“唠叨”等一批服装企业的老总均有上述类似的小故事。
做品牌拓市场促转型
在温州维加斯服饰有限公司,有一个面积达700平方米的品牌展示厅,专门展出公司数百款最新款式的服装。“维加斯”还有一个研发中心,技术人员从设计到制版最新款服装成型,最快只需要一小时。
常务副总经理赖维闽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们还只是一家服装批发公司,由于没有自有品牌,只能微利经营。现在通过转型,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营销队伍和设计研发团队,在国内的专卖店迅速突破100家。
“做‘维加斯’品牌后,渠道是自己的,品牌是自己的,销量比过去翻了好几倍。”赖维闽说,近两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近三成,劳动力成本年均增长近20%,瑞安服装行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遭遇发展困境后,不少企业选择进入防守阶段的时候,“维加斯”却加快了市场布局。
“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坚守。”“维加斯”董事长邵建国说,服装企业只有把眼光放长远,通过转型,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走得更远。“就是要把终端形象和管理团队建设好,把品牌打造好。”邵建国说,将继续加快人才引进力度,提升营销和研发能力,为新一轮发展蓄积力量。
浙江基达纺织有限公司已悄然启动企业升级战略:通过在上海设立设计中心,以前沿设计带动产品升级;成立新部门——品牌运营团队,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从过去的贴牌生产、批发为主,转向自营终端品牌为主。
“在上海,专门组建一个研发团队,对产品的流行趋势和功能进行研究创新,通过转型升级使产品有持续稳定的竞争力。”“基达”董事长陈存东希望自己的公司不只是业界认可的贴牌加工企业,还要成为温州排得上号的消费品牌。
下半年,“基达”还将在温州地区尝试开专卖店。陈存东认为,做品牌才能使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瑞安服装行业稳步发展
作为“中国男装名城”,我市服装企业有良好的生产制造基础,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当下,我市一批新崛起的品牌,定位清晰、内部团结、善于学习。有了这些优点,瑞安服装或在不久的将来,能成为温州服装品牌的生力军。据统计,2011年,瑞安服装行业年产值首次突破60亿元,增幅12%。今年上半年,我市服装加工企业订单有所回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意识进一步提高,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当前服装行业总体环境不容乐观,受国内外不稳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压力加大,竞争愈加激烈。服装企业仍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实现品牌的扩张和延伸。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