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库存难题大,手段尽出难破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9/2012 16:26:36
“库存”已经成为近一两年来,鞋服行业最关注的、为之色变的词汇。李宁因为库存发布盈利预警,361度、安踏、特步等一线企业不得不为了库存而降低利润。从去年到今年,因库存问题IPO被否的鞋服企业也不计其数。鞋服分析师马岗表示:“如果把目前全国库存的服装拿出来卖,只怕三年都卖不完。”

  为了去库存,鞋服行业不断尝试,打折、电商、直营、回购,无所不用其极。然而,这些方法以让很难直接解决库存问题。

  利器一:疯狂打折

  打折是鞋服企业促销去库存的传统做法。李宁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张志勇曾公开表示,2012年,零售店折扣率将达24%~25%,工厂店及折扣店折扣率为50%~53%。

  然而,打折过度对代理商的积极性也会造成挫伤。一位二线城市休闲服装代理商杜先生对记者说,除去人工、店租,盈利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只要品牌的直营店一打折,自己几乎赚不到钱。

  对于深耕品牌,定位中高端的一些服装企业来说,打折只是针对尾货的一种促销方式。七匹狼上海地区一位负责销售的人士对记者称:“花几个亿请明星代言,做广告,如果打折泛滥,品牌形象到头来不就一文不值?”

  利器二:电商化

  去库存的另一个方式,就是让企业又爱又恨的电商渠道。无底线的价格战让企业有时候不得不以近乎于零的利润来快速推货,成为一种“断尾求生”的不得已之举。以安踏的今年某新款休闲男鞋为例,在实体店卖239元,而在天猫商城,团购价则为155元,相当于打了对折。

  361度年报显示,将重点拓展电子商务,已通过独立的第三方代理,在淘宝网销售鞋服产品。李宁、安踏和匹克也都曾在年报中提到,要继续加强电子商务渠道建设,以适应当下的消费需求,应对高库存的情况。

  环球鞋网数据显示,以中国运动品牌基地福建泉州为例,目前已有近七成鞋服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去年,安踏的电商销售额为1.6亿元,特步1.2亿元,鸿星尔克1亿元,乔丹为5000万元。

  马岗对记者说:“中国大部分服装企业做电商,不是为了建设网络品牌,而是增加一个去化的渠道。若长期以此为目标,进行价格厮杀,对品牌的伤害会非常大。”

  不过,如果控制不好,电商渠道反而更容易造成库存。以电商品牌凡客诚品为例,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时,凡客的总库存量高达14.45亿元,几乎是其2011年销售额的一半。 凡客这类电商品牌,靠的就是低价来争抢线下市场,当出现滞销款式时,很难再像线下品牌那样靠大折扣促销来消化库存。

  利器三:直营模式+弹性供应链

  “有一定比例的直营店,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安全通道,但也要以企业的资金情况来考量。”马岗举例称,比如一个区域的购买力只有2000万,但生产出来了3000万的货品,那怎样才能让消费者把多余的1000万买回去呢。“还是得从生产和制造这个源头上控制,比如降低产品的同质化、地区渠道不要过于密集等。”

  目前,国际上也只有ZARA、H&M、优衣库等几家企业能够真正做到库存的有效控制。前两者是款多量少、高速换代,后者则是依靠精细的流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