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暑期档:《画皮2》成顶梁柱 多部进口大片退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1/2012 09:16:41

  《画皮2》成顶梁柱。

  新京报6月11日报道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电影档期之一,暑期档已逐渐变得和贺岁档一样重要。随着高考的结束,为期三个月的暑期档也将正式拉开帷幕。从2008年的《赤壁》开始,暑期档呈现票房大爆发的趋势,2010年暑期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去年上映的《变形金刚3》,都先后创造了票房高峰。今年暑期档,前半段国产片空前扎堆,后半段进口大片蜂拥而来,将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

  古装片《画皮2》成顶梁柱

  在今年上半年电影市场,进口大片占据压倒性优势,《泰坦尼克号》、《碟中谍4》、《复仇者联盟》的票房全都超过或接近6亿元,而数十部国产片竟然没有一部票房过两亿元。进入6月份以后,国产片扎堆上映,数量惊人。根据影院排片计划,仅6月份就有30余部电影上映,一天至少上一部新片,在6月8日和6月21日前后,每天竟有4部以上的新片进入影院。而7月份也同样拥挤,有20多部国产片先后登陆院线。

  但这一大堆国产片中,有票房号召力的商业大片寥寥无几。前两年暑期档国产片中,《唐山大地震》、《建党伟业》领衔票房主力军,但今年却只有古装片《画皮2》能充当国产片支柱。业内人士认为,集结了赵薇、周迅、陈坤、杨幂等一众明星的《画皮2》最具竞争力,该片将于6月28日公映,前后已无好莱坞对手,加上影片的明星阵容、品牌优势和宣传攻势,有望成为今年暑期票房最好的国产片。

  原本被票房寄予厚望的国产古装大片《王的盛宴》,因未能完成审查,至今迟迟难以敲定暑期上映日期。至于其他中小国产片,难以成为票房支柱,倒是由于过度密集上映,导致相互倾轧。“国产片都想躲开好莱坞大片,但现在片子太多,都集中到这两个月上映,只好自己较量。”华星国际影城中关村店经理刘晖预测,一批中小国产片的票房会很难堪。

  惊悚题材“撞车”严重

  去年暑期档,一部低成本国产惊悚片《孤岛惊魂》取得9000万元票房,为业内所瞩目。今年,一批惊悚片涌进暑期档,数量格外密集。《笔仙惊魂》、《笔仙》、《四戒》、《百万巨鳄》、《冷瞳》、《青魇》等蓄势待发,纷纷打着恐怖惊悚的旗号。虽然此类国产片的口碑往往不好,但惊悚片中也最容易出现市场黑马。

  “去年《孤岛惊魂》抓住了档期,为看腻了大片的影迷提供了新的类型片,这是它的高明之处。”影评人章赓说,但今年这么多惊悚片,让观众一时无从选择。相比之下,《笔仙》可能更受欢迎,该片由韩国惊悚片大师安兵基执导,且是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游戏题材,容易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

  除了惊悚题材,武侠动作片也是暑期国产片的重要类型。此次导演陈嘉上重返武侠领域,推出改编自温瑞安武侠小说的《四大名捕》,该片的明星阵容和动作设计都体现出陈嘉上的野心。章赓认为:“近年来武侠片虽然比较低迷,但票房仍然不错,去年暑期上映的《武侠》就是这样。《四大名捕》应该在暑期档有出色票房表现。”

  同期上映的《大武当》、《痞子英雄》和《车手》则是动作片,也将点燃今年夏天的银幕激情。《痞子英雄》在台湾收获不菲票房和良好口碑,而郑保瑞导演的港产飞车片《车手》也有看点。“我看过了《车手》,票房可能会挺好,爱车的观众都会喜欢。”刘晖说,这几部动作片有特色,有各自的观众群体。

  多部进口大片退出暑期

  在往年暑期档,进口大片占据着内地影院主导地位,今年却显得势单力薄,缺少真正的大制作。目前确定上映档期的主要是几部动画片和小题材影片。据影院人士介绍,3D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3》和《冰川时代4》都会在暑期进入影院,但都是传统动画续集,难以像去年的《功夫熊猫2》那样引爆观影热潮。

  曾在北美创造多项票房纪录的青春片《饥饿游戏》,讲述一个以真人秀形式进行的“生存游戏”,话题性颇足。目前影片还未上映,在国内就有各种户外广告和地铁预告片预热。此外,主打爱情动作的《勇敢传说》、《特工争风》也瞄准青少年观影群,但这些都不是重量级大片。

  “进口大片主要集中于8月份,《神奇蜘蛛侠》、《谍影重重4》、《敢死队2》都可能瞄准这一档期,但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刘晖说,跟上半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相比,这些进口大片不是特别突出,但每部片子都有票房号召力。至于影迷翘首期待的《蝙蝠侠:暗夜骑士崛起》,讲述异形前世今生的电影《普罗米修斯》以及《白雪公主与猎人》则可能退出暑期。如此情况下,类似去年《变形金刚3》称霸暑期档的局面,今年将不会再现。

  追求数量不如提升质量

  暑期档本来源自好莱坞,最具实力的商业大片集中在这个时间上映,希望从青少年观影群上获得更多票房。今年内地暑期,虽然缺少超强进口大片,但国产片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美国一个月才3部左右的大片,不用好莱坞进攻,华语片自己先自相残杀两败俱伤了。”影评人崔汀认为,暑期国产片扎堆,行业不规范导致阵脚大乱,凸现出档期合理安排的重要性。

  盛世华锐总经理高军也呼吁,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档期运作协调机制。“就像贺岁档那样,实力比较好的国产片发行方协调出符合市场规律的档期,不要都拥挤在一个时间段上映,让国产片得到一定的放映空间。”

  “今年进口大片的数量增加了,国产片的上映空间已经被挤压。中小国产片数量多,但缺少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刘晖说,与其在数量上取胜,不如集中投资拍一些精品,不要在题材上“撞车”。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特别是暑期档讲究类型片,拍好有特色的故事题材才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