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3日中日韩正式签署投资协定,并一致同意在今年内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谈判以来,三国的贸易前景即成为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就纺织服装业而言,中国、日本、韩国的产业特点及进出口结构各有不同,最终的利好倾斜方向要从协定有关纺织服装的具体条例判断。即便如此,在欧美纺织服装贸易增速放缓的特定前提下,中日韩FTA的推进已为亚洲乃至全球纺织服装贸易勾画出新的前景,而三国的纺织业者或许也能在此平台上寻找到更大的市场空间。
为区域贸易注入新活力
曾经被认为将长期搁置的中日韩FTA谈判有望于今年内重回桌面,这对于推动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纺织服装贸易往来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近年来,由于欧美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中日韩之间纺织品贸易依存度逐渐升高。据我国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对日本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71亿美元,增长20.8%。受震后需求回暖的影响,年中一度出口增长较快,连续两个月增幅达到30%以上。韩国方面,2010和2011年,韩国对中国纺织原材料出口额分别达到了10亿美元和12亿美元,与此同时,进口额则分别为14亿美元和16亿美元。而由于对中国出口低于进口的现状的高度关注,韩国业内人士已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纺织企业的合作。
在贸易额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中日韩FTA的推进、三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关税的降低,势必将为区域内贸易往来注入新的活力。业内人士指出,从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来看,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对日韩出口会继续增长。日本和韩国出口方面,若实现自由贸易,日本在人造纤维,韩国在化纤、针织物和其他面料等产品上的技术和质量优势更加突显,对华出口将进一步增长;日韩高档服装具有向中国出口的优势和潜力,取消服装进口关税后,中国将成为日韩高档服装日益重要的市场。
产业互动有望更加紧密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纺织企业的互动已由单纯的贸易往来发展为愈发紧密的投资合作。日本首富柳井正领导下的迅销集团正在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集团计划增设旗下优衣库品牌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店面数量,预计10年内开设1000家以上大型店铺。为了促进中韩两国业界的纺织品贸易往来,推介韩国生产的优质面料产品,韩国纺织服装业界还在广州举办了明宝时尚面料展,每年都能吸引数百位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参与。据统计,目前,中韩两国纺织业对华投资分别占其纺织企业的海外投资额的64%和42%,直接投资促进了三国纺织业产业间的垂直贸易。而自由贸易区一旦成立,中日韩纺织间的合作与互动也有望迎来新的机遇。以众地集团来说,公司已着手为FTA签署后面临的发展机遇进行准备,具体工作包括提升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层的素质;收购日本市场知名百货企业,践行本土化战略;在东京建立专门的研发机构等。
三国FTA谈判引发第四方担忧
综观三国产业特点,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批量加工生产的天然纤维、纱线和服装领域具有明显竞争力;日本和韩国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在资本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化纤长丝和短丝等行业,在高质量服装的设计和营销等方面占据竞争优势,韩国的加工面料和针织物的质量和价格则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的互补性为三方纺织业缔造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在三国发挥贸易集聚效应后,或对其他纺织品生产地的输出产生影响。
近几年,中国台湾纺织业全力开拓高端及高附加值的功能纤维及纺织品,产业结构的相似使其与日本、韩国的竞争日渐升温。在这些产品上,三者的竞争力不分伯仲,而一旦韩国产品因为FTA的存在,能够享有额外5%~15%的关税优惠及降低非关税贸易障碍,韩国产品的竞争力无疑会大幅超越中国台湾产品。在向中国大陆的纺织品输出方面,台纺织业已经表现出因FTA的推进而使其产业竞争力被削弱的担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