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万宝龙:我们在中国还有三大挑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13/2012 16:09:21

  万宝龙明星经典自动腕表

  万宝龙维莱尔1858系列ExoTourbillon陀飞轮计时表

  詹兆安其实是个很适合在中国生存的人,他不仅有个很“中国”的名字,而且熟谙中国文化。他幽默而灵活,采访中会率直地给出一些具体数据,令采访不至于太官方太四平八稳,甚至时不时冒出还算地道的带儿话音的中文。“吃了吗?”尤其标准,也许比许多南方人口音还地道,而他目前是定居在以英语粤语为主要语言的香港。在上海中信泰富旗舰店的重装开幕之时,羊城晚报记者就在与詹兆安中英文交杂的采访中,了解到万宝龙对于中国市场的进取心。

  对话嘉宾:万宝龙亚太区主席及总裁詹兆安先生(Mr.James T. Siano)

  羊城晚报:你本人在不同的奢侈品牌集团工作过,进入中国也很多年,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发展过程,你如何看待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

  詹兆安:这意味着我很老?呵呵!我觉得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很有意思!最开始奢侈品进入中国时,这里更像是一个假冒奢侈市场。很多品牌挂着国际奢侈品牌的名字进入中国,但中国话叫“挂羊头卖狗肉”,这当然与当时人们不能到处旅游有关。后来人们旅游得多了,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分辨何为真正的国际奢侈品牌。而现在是第三阶段,就是从刚有钱时买LOGO,到现在奢侈品越来越普及,人们要看品牌价值是否符合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这是一个转变期。

  不过更令我吃惊的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对于世界奢侈品市场的影响。最初只有30%-40%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而到了奥运年时,全世界似乎都突然发现了中国市场,所有人都要跑步进来!

  羊城晚报:你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对于高端腕表的热潮?

  詹兆安:现在中国对于腕表的热度直线上升。其实你看到瑞士钟表业的历史也是很有意思的。上世纪70年代瑞士钟表曾经经历困难时期,然后中东发现了石油,迅速致富,由于中东人民对于瑞士腕表的热衷,为瑞士钟表业带来生机。其后南美曾短暂爆发经济增长,接着是俄罗斯,都对瑞士钟表业带来很大影响,而现在是中国!我相信中国未来是顶级制表业增长的引擎,因为中国人非常爱瑞士腕表,经济快速增长之下,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万宝龙目前在历峰集团内全球总销售额排名第二,仅次于卡地亚,而中国当然是第一重要的市场。

  但我不会做中国不同城市间的对比,正如我不会对一个上海人说北京更好!对于我来说,在哈尔滨、乌鲁木齐、深圳都是同样的市场策略,都传递同样的品牌价值。

  羊城晚报:未来万宝龙在中国市场有何重点发展方向?

  詹兆安:我们有很漂亮的LOGO,但你不应该只是为了这个漂亮LOGO而买万宝龙。我们有更深的品牌价值:我们认同一种成熟的有教养的精致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在中国,未来还有三大挑战:第一是腕表。我们有很多顶级腕表,像我们的维莱尔系列,全部都是手工打造,但在中国知道的人还不够多。第二,我们的度身定造产品,相信会是中国人喜欢的下一个热点。第三,要着重开发女性市场。我们发现,20年前,中国购买奢侈品的大多是男性,10年前女性消费者增加,而成熟的奢侈品市场是80%女性而20%男性消费者。当然,男性买表,女性买包,这是惯例。

  羊城晚报:在中国市场,未来有什么重要的市场策略?例如开店计划和规模是如何的?

  詹兆安:首先,我们要做大的店铺,而非做很多个小店。中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60-70个,我们要让消费者容易找到万宝龙,但又不能失去高端感受。因此我们在中国店铺的数量会维持在110-120间左右。我们所做的是不断优化每间店铺的水平,例如每隔三四年重新装修,给消费者带来新鲜的东西,而非不断开店。

  业界

  林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