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雅的“摩纳哥六十九”,双面显示功能,一面是千分之一秒的液晶显示,另一面是传统机械计时机芯。
这是目前可以“佐证”PP百达翡丽最早的翻转设计的实物,是2010年在Cristie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出了14700瑞士法郎的PP翻转表。
▲ 这两只应该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JLC早期Reverso款式,与今天的设计大体一致,唯尺寸小了一圈而已。
▲卡地亚的“坦克”是其传颂已久的经典,但这款“坦克”Basculante停产就有点令人不解了。
手上有两只从朋友那儿借来的古董JLC积家Reverso“翻转”手表。从比现代Reverso小近一圈的尺寸及机芯来看,这应该是最早期的款式。对Reverso发生兴趣,一是因为一直想找一只可以佩戴的款式,以了心愿;二是一直以为可以戴在手腕上的表,表壳的造型设计总有比机芯更大的空间,所以施展机械加工技术游刃有余。可惜心愿一直未了,因为现代款的Reverso直板的造型,看似优雅,实际尺寸略长,欲驾驭之,非“鬼佬”Size的手腕不可。但手上的古董Reverso,尺寸又是实实在在的Boy Size了。
Reverso 是JLC积家的经典,个人认为也算是手表造型的一大突破。其来历有故事可谈,但现在的消费者有多少是会听了故事再去买表的?对于以编故事做广告的钟表品牌,身边许多表友都表示抵抗力十足。在此也趁机呼吁钟表品牌多开发更能让人自觉掏腰包的款式,而不需要处心积虑,天马行空编造故事。但Reverso的故事实在太高端,能扯上高尚的马球运动,成为保护表面防撞击的设计,但从机械的角度来说,一次马球运动期间的撞击,足以壳芯具毁。不管怎么说,Reverso的设计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实在是一大创举,其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深远。对于一个令人过目不忘赞叹不已的款式,深究下去,翻遍资料,却发现翻转结构表壳的最早运用者,是PP百达翡丽。但目前可以找到的资料,是一只两年前在克里斯蒂拍卖的图片。从拍卖说明来看,其面市比JLC积家官方的Reverso发明日期1930年只早一年,而更为诡异的是,其表壳造型设计与今天的Re-verso 如出一辙。不过从拍卖行一向不予真假置评的惯例来说,此项存疑。
翻转的结构被积家专利注册后,翻转的创意并不为积家所独享。类似或神似的翻转结构,现在可以在市场上发现的就有三款。其一是Cartier卡地亚“坦克”系列的 Basculante,这是一款以框架结构的翻转设计;其二是TAG Heuer豪雅在2003年Baselworld 推出的Monaco Sixty Nine,也是一种框架结构的侧翻转表壳设计,可以双面显示液晶和指针式的计时功能;三是Chronoswiss瑞宝在1993年设计的Cabrio表款,单边轴旋转设计,算是把翻转的概念玩透了。另外还有可翻不可转的,例如Corum昆仑的设计,通过揭开表壳,拉起框架而看到底盖的世界城市时区对比。还有是Piaget 伯爵的Upstream,这是一款类似表扣连接在表壳上的设计方式,对于金属表带来说,是一种有趣的设计,而对于皮带表款来说,只能算是形式多于实际了。这些设计都绕开了积家的专利结构设计,尽管有偷龙转凤之嫌,但结构各有精妙之处,由此可见,“山寨”亦有殿堂,国内一些热衷“山寨”的企业大可老怀大慰了。
表壳设计或许并不涉及精密的功能性问题,但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机械加工工艺看似简单,实质精密,误差稍有偏离,表不但翻转不畅,人还会气血不通。翻转鲜有假冒,可以佐证此言不虚。喜欢钟表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结构造就功能美,而细节决定完美,每一细节皆有故事可讲,这才是我今天想说的。
作者简介
资深钟表收藏者、评论人。曾用笔名何楠、卢雨廷、张迁、Legrand等,在多本专业杂志和网站发表钟表评论。近年多倾向于收藏古董表和笔。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